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823433
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初步应用与评价(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杨超 石冰 刘坤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改进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技术方法,并对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的即刻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选取20名非综合征性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8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2名。对20例患者实施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在术前和术后分别拍摄锥形束CT(CBCT)片,使用Image-Pro Plus 5.1软件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名患者中总体植入骨量比率为88%,唇侧植入骨量比率为93%,腭侧植入骨量比率为84%。结论 腭侧入路牙槽突裂植骨术弥补了既往腭侧植入骨量不足的缺点,裂隙内鼻腔瓣三角瓣的切口设计兼顾了鼻底裂隙和唇侧裂隙的关闭,避免大范围的松弛切口以及颊侧黏膜推进瓣的应用。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裂植骨术; 锥形束CT

    [中图分类号] R 782.2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1.008 牙槽突裂表现为牙槽突骨质缺损、牙弓完整性丧失、口鼻瘘以及由于鼻翼基底部缺乏骨组织支持而出现鼻翼塌陷等畸形[1]。牙槽突裂植骨术(alveolar bone graft,ABG)是将植入骨充分地充填到牙槽突裂间隙内以及邻近的骨质缺损区,是充分恢复牙槽骨连续性、牙弓完整性、保证恒牙萌出的必要条件。但是临床上发现不少患者植入骨量不足或植入不到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2-4]。本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外常用切口设计的不足,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良设计,并进行了初步应用与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7月—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就诊的20名非综合征性单侧牙槽突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8名,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2名。年龄8~15岁,平均年龄12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