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822472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的对比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石晶 刘昱新 侯景秋 闫征斌 彭惠 常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比正畸患者粘接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后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 将正畸患者30例按托槽类型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粘接Clippy自锁托槽,对照组粘接O-PAK传统直丝弓托槽。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同时采集龈下菌斑样

    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构成比。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2组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试验组在粘接矫治器后第1、3个月,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托槽对比,自锁托槽更利于口腔卫生维护,但仍会

    对口腔卫生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 自锁托槽; 传统托槽; 牙周指数; 牙龈卟啉单胞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中图分类号] R 783.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7518/hxkq.2013.03.003

    固定矫治器和矫治技术因具备高效、精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错畸形的临床治疗。然而固定矫治器结构较复杂,长期存在患者口腔内,很容易出现菌斑滞留,导致牙龈炎、牙周炎,严重者可导致矫治中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

    valis,P. gingivalis)是牙周致病菌之一,且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最为密切[1]。自锁托槽依赖滑盖或弹簧夹

    固定弓丝,无需结扎丝或橡皮圈结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