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2822089
关于正畸治疗是否需要常规上架的争论(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日 王莉 韩向龙 白丁
第1页

    参见附件。

     2 TMD

    2.1 支持上架

    咬合、咀嚼肌和神经及TMJ等构成口颌系统,异常咬合接触所导致的牙周信号传导异常,反射性引起咀嚼肌收缩异常,是TMJ异常改建的重要病理机制。创伤与咬合紊乱是关节盘移位的重要诱因,CO-CR关系不调导致的关节盘移位是TMD的首要原因之一[23]。髁突和关节窝的关系稳定时,咬合负载对关

    节结构无副作用;当髁突和盘窝关系不稳定时,负载就会出现异常的关节运动,这种运动尽管很小但常常会让盘突间位置发生变化,由干扰引起的盘突移位可导致髁突运动异常,关节盘韧带拉长、松弛,关节盘变薄,并最终导致TMD[1]。

    正畸医生应该关注的是咬合、髁突位置和TMD的关系,所以上架被视为预防和治疗TMD的一个决定因素[24]。通过上架,可以确定牙齿是否被放

    在不引起关节错乱的恰当位置,正畸医生在治疗前即可明确患者是需要正畸治疗,或正畸/修复、正畸/外科联合治疗,极大地减小了正畸治疗的错误导向和失败率[1,18,24]。患者在获得CR位记录前,即便没有TMD症状也需要从他们先前的咬合习惯中摆脱出来,这可通过再定位板治疗来获得[8,12]。

    2.2 反对上架

    TMD如盘移位和骨关节病最好是借助于MRI和临床检查来诊断,而不是借助于架,上架作为正畸日常的辅助诊断方式被认为是敷衍的行为。半个世纪前开始引入架时是认为咬合和髁突的位置是TMD的主要原因[6]。20世纪60年代认为正中滑动

    可导致TMD的研究结果缘于当时的描述性研究设计缺乏对照和比较;将无TMD症状的受试者设为对照组,同样可以观察到正中滑动;因此20世纪60年代很多研究有高度的敏感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