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家庭》 > 20102
编号:13780357
农民夫妇知恩图报,辞工照顾19年前救命医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现代家庭》 20102
     袁爷爷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说到了小伙子的心坎里,他向袁爷爷保证,要振作精神,再出去挣钱。很快,带着父母的嘱托和希望,他又踏上了外出打工的旅途。在袁爷爷的指导下,还学到了一技之长。

    2008年春节期间,广东发生了冰冻雨雪灾害,李敬斋惦记着袁教授,专门在乡下打了两床棉被寄给了恩人,没想到袁教授又原封不动给他寄了回来,并打电话对李敬斋说:“你的心意我领了,我这儿用不上,放着也是浪费,还是你自己留着用吧。”

    19年来,通过与袁教授的交往,李敬斋觉得这个大教授不仅医术高明,治好了他的病,还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他总想找机会报答恩人,随着袁教授年事已高,李敬斋提出他和妻子到广州照顾他们老两口的生活,可袁教授说他们身边有保姆,不用麻烦了。

    教授夫妇中风,夫妻辞工照料救命恩人

    人有旦夕祸福,让李敬斋报答恩人的机会还是来了。
, 百拇医药
    2008年9月,在一次通话中,李敬斋得知袁教授的夫人突然中风,住进了医院。李敬斋清楚,袁老的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忙得很,恐怕不能抽出时间照料母亲,而袁老年事已高,照顾老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说家里有保姆,但保姆做事毕竟不会那么尽心的。想到此,李敬斋心急如焚,立即带上妻子从河南老家动身,赶到了广州,他让妻子在医院陪着袁教授的夫人,护理老人的康复。

    安顿好妻子后,李敬斋打算去上海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临走前,他自豪地告诉袁教授:“多亏您老相救,我现在骑车、拉车、干粗活样样都行,跟正常人没啥差别,就是扛上百斤重的东西也很轻松。”袁老一听,担心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会把李敬斋给累坏了,就劝他还是留下来,不要去上海了,他还帮李敬斋在一家养老院找了份轻松的活儿,嘱咐他别再干重活,免得伤身子。李敬斋听从袁老的建议,留在了广州。

    2009年5月,李敬斋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让他赶紧过来,说袁教授也中风了。李敬斋心里一沉,赶紧辞了工,第一时间出现在袁教授的病榻前,住到了医院侍候老人。
, 百拇医药
    袁教授的儿女们从外地赶回来后,看到李敬斋照顾他们的父亲尽心尽力,都非常感动。他们主动要求给李敬斋每月开工资,可李敬斋坚决不要,说自己照顾袁教授就是为了报恩,如果收了钱就不叫报恩了。袁教授的子女过意不去,就承担了父亲住院期间所有的治疗费用和生活费用。经济上没了负担后,李敬斋就一心扑在照顾老人上,他还劝袁教授的子女们早点回去工作,“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袁教授的。”

    袁教授的子女走后,李敬斋每天在袁老的床前寸步不离,为他端茶送水、擦身子,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爹一样细心周到。然而,照顾中风病人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需要有专业的护理知识,这对抡惯锄头的李敬斋来说还真是个考验。

    不过,李敬斋认为只要吃苦肯学,没有什么能难住他。在病房里,他一遍遍地跟着医生学习护理知识。给老人按摩时,医生按左边,他就学着按右边。为了让自己的手法轻重适合,他先在妻子身上试验,妻子觉得舒服了,他才给袁老按摩。很多个晚上,袁教授因为肌肉收缩,四肢很难受,李敬斋就用简单手法帮他按摩。有时一按就是1个多小时,直到老人舒服地睡着了,他才喘口气。
, 百拇医药
    中风后的袁教授言语不清,但对于他的需求,李敬斋明察秋毫,老人的一个眼神,他都明白自己该如何去做。时间一长,袁教授对李敬斋有了依赖心理,只要他离开一会儿,老人的眼光便充满了企盼。看到李敬斋回来了,脸上就会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医生说中风病人要多说话,才能逐渐恢复语言能力。于是,李敬斋一有空就跟袁教授聊天,每次出门散步时,他看到什么说什么:树、蓝天、白云……袁教授也很配合地从头努力学起。每当袁教授能清晰地说出一个音节时,李敬斋心里便充满了成就感。

    医生交代李敬斋不要过于“宠”病人,他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李敬斋记在了心里。夜里袁教授起床方便,李敬斋只在旁边弯着手保护一下,袁教授实在起不来他才上前去帮忙。

    袁教授中风后的几个月里,李敬斋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就开始了忙碌,一直到晚上9点袁教授入睡后,他才能喘口气。在这期间,他要给袁教授穿衣、喂饭、按摩,还要教他“说话”,陪着他接受医生的康复治疗。
, http://www.100md.com
    日复一日地照顾卧床老人是件特别繁琐又枯燥的事,但是李敬斋没有一丝厌烦,反而觉得有种报恩的快乐。照顾袁教授的时间长了,李敬斋从老人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刚开始照顾袁教授时,李敬斋看到老人的睡衣上有好几个补丁,连洗脸的毛巾也是补了好几次。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掉些米粒,袁教授也会一颗颗地捡到嘴里吃掉。李敬斋起初不明白,像袁教授这么有名望收入也很高的大教授,过日子却比他这个农村里的人还省。

    可几个月下来,李敬斋看出来了,节俭已成为袁教授的生活习惯。袁教授虽然对自己省,对经济困难的病人却非常慷慨,经常拿出钱来救济他们。袁教授这种悬壶济世、乐于助人的“大医”风范让李敬斋觉得,能照顾这个老人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让李敬斋欣慰的是,他和妻子照料袁教授夫妇的事情,得到了在老家的父母和孩子们的支持。乡亲们得知李敬斋的事迹后,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并且每天都有村民去他家帮助其父母做饭,打理家事,秋收农忙时,村里有三十多人去他家帮着收玉米。

    在李敬斋的精心照料下,袁教授恢复得很快。2009年9月,他出院回到了家里。不过,因为中风后遗症,袁教授说话的时候仍然吐字不清,写字也有障碍。李敬斋表示,只要袁教授需要,他们两口子会照顾袁教授夫妇一辈子。, 百拇医药(绮 丽)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