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家庭》 > 20107
编号:13777232
多宝鱼俱乐部里的二胎爸爸妈妈们(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1日 《现代家庭》 20107
     小区的儿童乐园里,一个女人挺着大肚子,带着一个可爱的女孩在草地上玩。有人好奇地问她:“这是你的侄女?还是外甥女?长得真可爱。”她笑笑说:“是我女儿。”“啊?多大啦?”“3岁。”“肚子里这个呢?多大啦?”“7个月。”“两个小孩,真是好福气。”在上海,像这样生二胎的人已经悄然成为一种风尚。

    从丁克到“多宝鱼”俱乐部

    于小慧现在每天上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一个叫“多宝鱼”俱乐部的网页,看看大家又聊了些什么。这是一个专门讨论生二胎的论坛,于小慧喜欢上这里,就是因为这个有趣的名字——多宝鱼。在这里,生二胎的妈妈都称为“二宝妈”,大的孩子叫大宝,小的那个叫小宝,偶尔还会有“三宝妈”出现。

    根据市人口计生委的统计,上海现在每年新出生人口中的计划内二胎生育数量逐年增多,2005年为2910人,2006年3177人,2007年达到3934人。考虑到还有非计划内的二胎生育,实际的数量超过这些数字。

    于小慧今年30岁,老公比她小两岁,两人都是独生子女。2007年结婚的时候,他们就听说了上海推出的“生二胎”政策——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以生两个孩子。小慧开玩笑地说:“以后我们就生两个。”于小慧是小学老师,一直很喜欢小孩,她觉得一个小孩实在太孤单了,如果能有兄弟姐妹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小慧的老公是做生意的,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他也很赞同老婆的想法。现在,女儿已经28个月了,小慧顺利地怀了第二胎。

    30岁当两个孩子的妈妈,3年里生两个,这种情况在30年前算不上什么,在内地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也算不上什么,但是在上海这个大城市里,于小慧的情况就变得有些特殊了。是让人羡慕多一点,还是让人不可思议多一点?

    论坛里常有人发帖问:“奇怪,为什么会有人想生二胎?”有的人还提出了在上海不生二胎的20条理由。比如,“生孩子实在太疼了,打死我也不想再遭罪”、“一个小孩都带不过来,已经精疲力竭了”、“现在已经不能指望养儿防老了,所以还是趁年轻,少生孩子多赚钱”、“我已经生了一个儿子了,100万没有了,可不想再生了”……在他们认为,生二胎的人都是脑子有问题,吃饱了没事干,不求上进的,或者是因为第一胎生了个女儿,特别想生儿子的。

    大家有这种观点很正常,因为这几十年来,中国一直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只生一个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且,现在养孩子的费用越来越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刊发了一份调研报告,称根据对上海市徐汇区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父母养大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万元。上世纪90年代后期,很多大城市开始流行丁克家庭,这些夫妻学历高、收入高,还是坚决不要孩子,能说出许许多多不生育的理由。去年,在一个关于上海白领女性的生育调查中,有14.3%明确表示不打算要孩子,还有25.3%的白领认为婚后要不要孩子无所谓,明确打算要孩子的白领中,近九成也表示“现在不急于要”。

    有人想生两个,苦于政策不允许;有人可以生两个,但是一个都不要。这就是围城现象。二宝妈们常在网上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她们不是人人都像于小慧这么幸运,有很多是计划外的生二胎,孩子领不上准生证,报不上户口,除非是交罚款。罚款又称社会抚养费,按照规定,是上一年家庭年人均收入的6倍,在上海,这个数字少说也得十几万。“不是说罚不起,只是觉得这钱太冤枉。”“不能因为父母有兄弟姐妹,所以小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这话说不过去。”“有这个经济条件抚养两个孩子的,偏偏不让我们生;没这个条件的倒是一个接一个的生,这算什么?”

    到底要不要放开“生二胎”的政策?这些年,人口专家也很头疼。上海从1992年开始,每年的死亡人数都超过出生人数,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目前已经接近日本、瑞典等世界人口老龄化最高的国家水平。去年两会的时候,曾有专家提出放开“生二胎”政策,只要夫妻两人中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就可以生二胎,因为一刀切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上海实行起来已经有点尴尬了。这两年,很多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等的政府都是想尽办法鼓励年轻人生小孩,以缓解老龄化的现象,但还是很难阻止生育率下降的势头。生育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上海人应该趁早应变起来。

    一个全职家庭主妇配两个保姆

    在“多宝鱼”俱乐部里,大部分的二宝妈是全职的家庭主妇,老公负责赚钱养家,她们在家里带孩子,这也是公认的比较好的二宝家庭的模式。“毕竟,孩子还是在自己身边比较亲一点。”

    藤小姐32岁,原本是一家金融公司的会计,年薪12万。老公比她大5岁,在一家外企500强公司做销售经理,年薪30万。结婚两年后,他们生了大女儿。这样的三口之家,算是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藤小姐说:“我们原本没想过生二胎,后来老公跳槽到这家外企,接触了很多老外的家庭,眼红人家有儿有女,就回来和我商量,要再生一个。”因为不符合生二胎的政策,夫妇俩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后选择去香港生产,花了10万多,“相对于罚款来说,这个价格还便宜一点。”

    去年年底,藤小姐生了小女儿之后就辞职了,留在家里做家庭主妇。“现在两个孩子的开销多大?”她仔细算了一下说:“差不多每个5000元。”小的每月固定支出是奶粉和尿片,3000多元;大的现在上幼儿园早教班了,每月学费1200元,再加上一些不固定的衣服玩具等等,以及家里两个保姆的工资。藤小姐现在请了个两个保姆,一个负责做家务,一个负责带大宝。

    “生得起,也要养得起。”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像藤小姐这样的一个四口之家,初算下来,每月的家庭支出得2万元。虽然在采访中,很多二宝妈对经济的问题都有比较一致的回答:“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她们认为说,多一个孩子就成本来说,也许会增加一点,但不会倍翻,因为像衣服、摇篮、婴儿车、婴儿床、玩具等等,基本上都是可以再利用的。有的二宝妈甚至说,想再生一个的理由就是为了节约资源,因为现在小孩子的东西太贵了,一辆童车两千块,一个小床一千块,没多少时间就不能用了,实在太可惜。她们说的是有理,可这些仅限于孩子小时候的生活开销。我们都知道,孩子最大头的开销是在长大后的学费、医费、结婚费等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上的准备,大家是不敢轻易生二胎的。相对来说,生二胎的家庭都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有房无贷、有车,是最基本的配备。

    家庭主妇不好当,要放弃很多个人的时间,放弃自己的工作,放弃自己的爱好等等。藤小姐说,现在最累的就是晚上,哄两个小孩子睡觉。“大宝睡小床,小宝挤在我们夫妻中间,晚上一会要给小宝喂奶,一会要给大宝盖被子,如果有一个哭了,赶紧得抱走,否则就要吵醒第二个。”一夜都很折腾!如果遇上有哪个孩子生病了,那就更累了,“小朋友抵抗力差,而且他们总在一起,相互传染的机会很高,所以一定要把她们隔离开。”

    好在现在是网络时代,有了网络什么都有了。二宝家庭的经济条件好,家庭主妇们也不会亏待自己,该请保姆的请保姆,该瘦身的瘦身,该买衣服的买衣服,看看,在“多宝鱼”俱乐部里有那么多二宝妈们在聊天,她们聊天的话题并不仅仅是育儿经,还有到哪里去做脸,到哪里去买衣服,到哪里去旅游等等……这种生活还是挺让人羡慕的。

    “双独”家庭的“4+2+2”新模式

    飞扬是“多宝鱼”俱乐部里年纪最小的一位,今年27岁,“飞扬”是她的网名,因为大儿子叫飞飞,小儿子叫扬扬。采访她的那天,正好赶上她要去参加老公的同学的婚礼。她穿着一套水蓝色的小礼服,脚踩5厘米的高跟鞋,身材纤细高挑,真的是神采飞扬,完全看不出是生过两个孩子的女人。飞扬说:“这就是早生的好处,身材恢复了快。”, http://www.100md.com(王慧兰)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