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13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406866
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与情绪自我调节方式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第1页
第2页

    参见附件。

    席居哲 左志宏 WU Wei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Department

    【摘要】目的:比较高、中、低心理韧性水平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及情绪自我调节方式。方法:选取202名高中生,施测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正负情绪情感量表(PANAS)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依据RSCA得分分为高(n=87)、中(n=61)、低心理韧性组(n=54),比较不同心理韧性组日常情绪状态及积极、消极情绪的调节方式差异。结果:高心理韧性组PANAS积极情绪情感得分高于中、低心理韧性组[(33.3±6.2)vs.(30.8±5.2),(29.4±6.9);P0.001],低心理韧性组PANAS消极情绪情感得分高于高、中心理韧性组[(27.5±7.7)vs.(22.3±6.0),(24.0±7.3);P0.001]。在积极情绪调节方式上,高心理韧性组ERQ重视得分高于低心理韧性组[(3.4±0.6)vs.(3.0±0.8);P0.05],宣泄得分高于中、低心理韧性组[(3.2±0.7)vs.(3.0±0.6),(2.8±0.9);P0.01],而抑制得分低于中、低心理韧性组[(1.4±0.5)vs.(1.6±0.5),(1.8±0.8);P0.01];在消极情绪调节方式上,高心理韧性组抑制得分低于中、低心理韧性组[(2.2±0.7)vs.(2.5±0.6),(2.6±0.8);P0.05],而低心理韧性组重视得分高于高、中心理韧性组[(2.1±0.7)vs.(1.8±0.5),(1.9±0.5);P0.001)]。结论: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日常情绪状态存在差异,高心理韧性高中生倾向于对积极情绪采用更多的重视、宣泄和更少的减弱调节,对消极情绪则采用更少的重视和抑制调节。

    【关键词】 心理韧性 高中生 日常情绪状态 情绪自我调节方式 横断面研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8CSH026)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08013)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2PJC037) 上海市妇联家庭文明建设重点课题(JW1303)

    【分类号】B844.2

    一个人即使曾经历或正经历严重压力/逆境,其心理发展并未出现心理社会功能损伤甚或愈挫弥坚,这便是心理韧性发展现象[1-2]。心理韧性研究挑战了心理病理学有关不利处境与消极心理成长关联的传统观点,迄今已掀起4次研究浪潮[3],心理韧性的概念也发生着嬗变,出现了诸如结果性、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3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