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00年第4期
编号:11556328
别给孩子添“心”病
http://www.100md.com 2000年4月1日 《父母必读》 2000年第4期
     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得了似病非病的“心”病。

    重男轻女,一碗水不端平 王旭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直是三好学生,平时说话很少,是个内向的女孩。她有个弟弟,刚上小学一年级,在家里是个“小皇帝”,想要什么,爸爸总会满足他。王旭早就感觉到,父母对她和弟弟不一视同仁,特别是爸爸。

    一次,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弟弟买了不少吃的、穿的、玩的,而给王旭的,只是一枝钢笔,还是开会送的。这样的“不平等”待遇,王旭受不了就装着肚子不舒服,晚饭没有吃。从此以后,王旭每日进食越来越少,人也一天天消瘦,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最后卧床不起。先后几次去医院检查,没有找出原因。最后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才把病治好。开始时,王旭得的病叫神经性厌食症,更确切地说,是精神性厌食症,是因心理上受到刺激而造成的。但到后来,由于长期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日益减退,成了真正的厌食症,想吃什么也吃不进去了。

    无中生有,失去了健康 孙蕾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即将小学毕业,长得很结实,稍微显胖些,但并不是肥胖症。她姥姥体胖,妈妈也胖,也许是遗传的。妈妈血压高,一活动就心慌气短,虽然经几家医院检查,心脏没有什么问题,但她总觉得有心脏病。一天晚上,妈妈触摸孙蕾的脉跳时,发现跳得不齐,第二天即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做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不齐,医生说有心肌炎。后来又去其他医院检查,医生说心电图正常,心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妈妈不相信,认为自己的心脏病一定遗传给女儿了,决定让女儿住院。住院一个月,天天躺着输液,人又胖了不少。因为久未活动,稍加活动,便心跳增快,两腿无力。“病”不但没治好,反而似乎加重了。出院后在家休养,妈妈仍然限制她的活动,天天给她吃好的。于是她体重更增加了,稍一活动就喘,真是越养越糟。爸爸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妈妈的看法,认为女儿身体好好的,哪儿来的心脏病。现在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决定去儿童医院,请心脏病专家看看。医生看过孙蕾的所有诊断,仔细了解了发病的过程,又做了些检查,最后的结论是,孙蕾根本没有心脏病,由于只吃不动,过高的体重增加了心脏的负担,缺少运动,故而动则心跳、呼吸加快。建议只要慢慢增加活动,去掉心理负担,情况就会好转。经过两个多月的锻炼,孙蕾恢复了正常。可惜的是,初中晚上了一年。

    由此可见,只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心理变化越来越复杂。王旭的病是典型的由心理病导致的体质病。因为精神受到各种刺激而造成心理行为异常的情况,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在各种不良的刺激中,特别是父母离婚,孩子得不到父母关怀,对孩子不相信,孩子受到委屈,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等为最常见。孙蕾的病则是家长的过度紧张造成的。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是对的,但这种无中生有的做法,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损伤。特别是对一些神经质、心胸狭窄的孩子,更易成为精神包袱。■, http://www.100md.com(刘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