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07年第7期
编号:11539251
寻找“受欺负事件”中的Mrs.Right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1日 《父母必读》 2007年第7期
寻找“受欺负事件”中的Mrs.Right

     也许你可以轻松搞定领导和下属的问题,再刁难的客户也会很快在你这儿变成友好的战略伙伴,但要成为帮小宝贝从容度过危机的Mrs.Right,却未必那么轻而易举。

    如果可以在“小霸王”和“小受气包”之间选一个,大多数父母潜意识中可能会选择前者。比起收拾“小霸王”带来的麻烦,人们更难忍受自己的宝贝受欺负、吃亏。我们找到了几位有过类似经历的老师和父母,看看在冲突发生后的48小时里,这几位Mrs. Right是怎么做的,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冲突发生现场

    第一位Mrs. Right:田心波,常州市机关幼儿园中班老师

    一句话回顾:贝贝的椅子被丁丁坐了,贝贝让丁丁让,丁丁不让,贝贝就把丁丁的手指咬了一口,丁丁大哭。

    处理实录:

    处理伤口。田老师带丁丁离开现场,去保健医那里处理伤口。

    安抚情绪。在保健医那里,田老师一直在安抚丁丁,帮助他平静情绪,同时耐心听他倾诉事情的经过。回到班级里,她让丁丁跟随着她,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关注。

    询问经过。田老师也请贝贝过来,询问事情经过。贝贝说的一样。田老师帮助他们分析,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当天下午接孩子的时候

    第二位Mrs. Right:刘欣,武汉市曙光幼儿园中班老师

    一句话回顾:豆豆抢了天天的玩具,天天冲上去咬豆豆的脸,豆豆的脸马上出现了血印。

    处理实录:

    告知经过。刘老师很诚恳地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豆豆妈妈。豆豆妈妈觉得她很重视这件事,很关心豆豆,情绪平静了一些。

    善后。刘老师请豆豆妈妈放心,这几天会额外照顾豆豆的伤口,定时涂抹红药水,还会请食堂的师傅给豆豆留些清淡的食物。

    回家后

    第三位Mrs. Right:崔娜,4岁咪咪的母亲

    一句话回顾:老师很抱歉地告诉崔娜,咪咪今天又被伦伦拽头发了,咪咪哭得很厉害,哄了好一会儿才好。

    处理实录:

    和家庭成员交流。崔娜当着咪咪的面和爸爸转述了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以及老师当时的处理过程,肯定了老师的做法。让咪咪知道,老师和爸爸妈妈都很重视这件事。

    和孩子交流。睡觉前,崔娜对咪咪说,今天的事,她知道女儿确实受了委屈,她的心里也很难过。但当老师告诉她女儿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后,她又很安慰,觉得咪咪又长大了。她们还一起讨论了,今后再碰到类似的事情会怎么办,一起想了好几种办法,比如大声喊老师,求助小伙伴,暂时离开伦伦等。最后,崔娜告诉咪咪,如果将来再发生这种让她觉得很委屈的事情,一定要告知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定会和她一起面对。

    第二天

    第四位Mrs. Right:韩彦均,5岁蒙蒙的母亲

    一句话回顾:昨天老师打电话来,说排队玩滑梯的时候,油油想要先玩,一把把蒙蒙推倒在地。

    处理实录:

    坦诚沟通。送蒙蒙到幼儿园,韩彦均找到老师,告诉她蒙蒙昨天回去后都出现了什么情况,她是怎么安慰他的。把对孩子的担心(担心蒙蒙以后不喜欢油油、不喜欢上幼儿园)也都说给老师,请老师多关心一些。

    成为Mrs. Right的建议

    上面这几位Mrs.Right,在事情发生后都能保持冷静,用积极的态度沟通,把事情朝着积极的方向推进,而不是一味地追究另一位孩子的过错。这里还有2条建议给你:

    ● 别把你的孩子当作受害者,冲突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经历,他会知道自己能够以积极的方式来应对痛苦,而痛苦也会随着他的成长渐渐远去。

    ● 让孩子知道你永远在他身边,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

    编辑的话

    在我们编辑这篇稿子的时候,网络上很多妈妈都在发帖“控诉”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欺负,好像幼儿园里净是小朋友们纷飞的泪珠儿。真的有这么多的孩子受欺负吗?其实你要知道,如果大人不插手,孩子们的“战斗”通常结束得很快;看到你大发雷霆,孩子自己也许还在莫名其妙;前一刻你的宝贝儿还是受气包,下一刻就在其他孩子面前变成了小魔王……

    也许我们不应该总在扮演保护者的角色,而应作为倾听者、分享者和辅导者,帮助他形成自强自立的精神、尊重别人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远离“受欺负”的要点。

    本月园长提醒

    暂停!恼人的行为

    广东省台山市工业幼儿园 伍淑芬园长

    在体育竞赛中,“暂停”可以让比赛短暂中断。在幼儿园里,有时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时,老师会马上暂停他正在从事的“好玩”的活动以作约束,帮助孩子改正他的行为。这种方法温和而有效,3岁以上的孩子在家庭中如果也出现打人、咬人、虐待动物、恶意取笑其他孩子等不可取的行为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1.暂时隔离的地点应该是让孩子感到无聊、单调,但是不会感到害怕的地方。比如一个靠墙的大直背椅、父母的卧室等。

    2.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跟孩子简单说明为什么要被隔离。比如:“因为你打了婷婷,所以要去隔离。”然后立刻把孩子送入隔离处。

    3.准备一个小的定时器,按1岁1分钟的原则定好定时器,放在孩子能听见但够不到的范围内。

    4.在等待铃响的时候,不要和孩子交流。

    5.定时器响后,问问孩子被送入隔离地点的原因。

    编辑/申艳(shenyan@bphg.com.cn),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