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父母必读》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95349
家有破坏大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父母必读》 2019年第1期
     他把刚买的玩具拆成了零件,把墙皮抠成了“月球表面”,甚至悄悄地踩在锅盖上面,美其名曰“我要像陀螺一样旋转”……淘气的样子千千万万,总有一款说的就是咱家的小捣蛋!

    同样是面对孩子调皮捣蛋搞破坏的现场,父母的反应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有的家庭会以孩子长时间的哭闹和父母的连连抱怨与怒骂收场,有的家庭则可能是以父母和孩子共同讨论和探索而结束。

    镜头A、B里的破坏大王

    镜头A

    高控制家庭关系:直接判断—你就是搞破坏!

    妈妈在厨房做饭,西西一个人在房间里玩。过了一会儿,妈妈很好奇西西为什么一个人玩得这么安静,结果进去一看,他正在往下撕爸爸心爱的网球拍手胶。妈妈顿时大吼道:“西西!你怎么又搞破坏?一分钟不看着你都不行……”西西开始大哭起来。
, http://www.100md.com
    成人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习惯于以成人的行为标准和规则,用“好坏”“对错”来要求和判断孩子,直接要求孩子接受“我们的标准”。于是对待孩子的逻辑就是:因为(我们)知道手胶的用处,所以不会随便把网球拍上的手胶撕掉,因此你(不知道它的用處)也不能。仔细想来,所有不符合我期望的行为,都是“不好”“不对”“不应该”的。这样的我们在孩子的心目中似乎有些不可理喻吧。

    镜头B

    谋求建立亲密关系:我想了解你为什么这样做。

    妈妈在厨房做饭,西西一个人在房间里玩。过了一会儿,妈妈很好奇西西为什么一个人玩得这么安静,结果进去一看,他正在往下撕爸爸心爱的网球拍手胶。虽然火气腾地一下就上到了脑子,但妈妈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了3秒钟,然后轻声问西西:“你在干什么呢?”西西低着头一边撕一边坦然地说:“我看看它有没有受伤,有没有流血。”

    孩子处在逐步摸索、学习各种知识、经验、规则的阶段,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与帮助。所以成人在面对孩子看似破坏的一些行为时,要努力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们行为的原因。了解到原来孩子的逻辑是:(我根据我的经验推理,人摔伤、流血了身上要缠上纱布,所以)网球拍可能受伤了,因此要缠上“纱布”,它哪里受伤了呢?要不要换药呢?我想看看,于是我把“纱布”撕开看看。原来这只是个好奇宝宝而已,并不是故意在破坏爸爸心爱的东西。这种推理、验证的过程不仅不该让我们生气,还有些难能可贵。
, 百拇医药
    面对“破坏大王”,3个建议帮到你

    但是,理解难道意味着我们要放任孩子的好奇心,任由其破坏、冒险吗?如果他对房间好奇,就可以把家拆掉吗?当然不是!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家庭日常行为规则。幼儿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自律”,而必须依靠外部要求逐步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所以父母要提前将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确保人身安全的要求告诉孩子,比如:坚决不能玩火、电、家用电器,未经大人同意不能碰大人的书籍、电脑,不要在墙上乱画,等等,并且告知禁止这样做的原因。一旦发现,必须坚决制止。这样做可以给孩子的“好奇心”建立一个安全网,尽量确保其“探索”“好奇”处于相对安全和可以被他人接受的状态下。

    其次,理解并支持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当孩子开始问问题的时候,要尽量尝试进行回答,或者帮助孩子寻找相应的资源。比如带着孩子参观消防站,给孩子开辟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涂涂画画的空间,等。这样做,不仅使孩子的好奇心能够通过正常的和安全的渠道得以满足,减少其“破坏”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加深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使孩子更愿意接受父母的要求。
, http://www.100md.com
    再次,克制而冷静地面对孩子的“破坏”。要知道,即便再怎么防范和引导,各种出乎意料的“破坏”行为总会出现。所以,必须要学会接受它、面对它!当刚买的漂亮鞋子被泡到浴缸里的时候,任谁都会生气,但还是要忍住暴怒。孩子可能只是想验证一下它是否防水,但显然他的实验方法出了问题。所以,最好当事件发生后先冷静几秒,再给孩子讲解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做个真正的防水实验,那当然就更好了。

    小提醒:送给爸爸妈妈的话

    小孩子天生爱破坏?那是从家长的、成年人的角度看!对孩子来说,那通常不是破坏,而是他探索世界、做出多种尝试的过程。耐心地理解孩子的“破坏”行为,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仅可以让孩子与父母、与周遭世界建立爱和信任,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满载着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能力茁壮成长。, 百拇医药(刘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