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0年第8期
编号:11030765
糖尿病患者需防“低血糖”
http://www.100md.com 2000年4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0年第8期
糖尿病患者需防“低血糖”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但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却会发生低血糖。其主要原因是进食过少、运动过度等。运动使肌肉组织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降糖药物应用不当,尤其是过量使用,也是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长期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导致记忆力差、智力减退、精神异常,以致饮食及药物治疗难以实施,明显影响对糖尿病血糖的控制。更有甚者,可发生低血糖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出现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感觉障碍、行动不便,直至卧床不起。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危害性并不逊于高血糖,它同样可促发心脑血管意外。

    低血糖反应常突然发生。患者早期出现饥饿感、头晕、软弱、自汗、颤抖、心悸、脸色苍白等低血糖昏迷先兆,继而出现躁动、意识模糊、昏迷、阵发性抽搐,危及生命。此时,应尽快让患者进食糖水或果汁,最好是葡萄糖水,并及时送医院治疗。然而,I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无低血糖昏迷先兆症状,极易发生意外。因此,预防低血糖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
, http://www.100md.com
    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关键在于合理进餐、适量运动及正确使用降糖药物,这也是糖尿病"综合治理"的三个方面,使全天血糖水平保持或接近正常,而不是苛求"偏低"。

    1.合理饮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也是预防低血糖的基础。饮食的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搭配,应满足患者健康及活动量的基本需要,且要做到定时、定量、不酗酒。

    2.适量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利于控制高血糖。但是,不要在空腹或进食少的情况下进行超负荷运动。

    3.在合理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正确使用药物是防止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关键。药物治疗主要是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

    (1)正确口服降糖药物:在三类口服降糖药中,磺脲类是胰岛素刺激剂,故有低血糖反应;双胍类(二甲双胍)及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唐苹、倍欣)单独应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一般地说,短中效磺脲类(D860)于一日内基本排出体外,较少并发低血糖,即使发作,病情也较轻,持续时间也较短;长效磺脲类如格列本脲(优降糖)、(氯磺丙脲)需要3~10日才能从体内排出,药物在体内蓄积,较易并发低血糖。所以,各磺脲类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治疗,逐步增加剂量。不要同时使用两种磺脲类药物,因为这不仅不会提高疗效,反而会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低血糖。磺脲类与二甲双胍或拜唐苹联合应用时,要及时降低剂量,以防出现低血糖。肝、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易并发低血糖,可考虑使用格列本脲、糖适平,但同时应用其他药物时,如水杨酸类、普萘洛尔(心得安)、磺胺类、保泰松等,能增加格列本脲的作用。
, 百拇医药
    (2)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使用胰岛素治疗时,Ⅰ型糖尿病患者较II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不过,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也很容易并发低血糖,因为老年人往往饮食无常,难与胰岛素治疗配合,而且肾功能普遍下降,易造成胰岛素在体内蓄积。在胰岛素治疗中,要了解短、中、长效胰岛素的类型、作用时间及定时的用法。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易在餐后2~3小时发生低血糖;早餐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常在下午或夜间发生低血糖。不论高血糖的程度如何,胰岛素治疗均需从较小剂量开始,同时进行血糖监测,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与注射次数,以求满意控制血糖又不发生低血糖。II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时,待血糖满意控制后,应及时将胰岛素减量或停用,防止发生低血糖。

    药物治疗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随访、复查空腹及餐后血糖,最好能应用微型血糖仪自行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合理调整药物的选择、剂量和使用时间。

    老年患者更不能过分严格控制血糖,因为记忆力差或缺乏照顾,往往使饮食及用药无常。另外,老年人肾功能普遍下降,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低血糖。, http://www.100md.com(吴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