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2年第1期
编号:11029899
莫乱“介入治疗”子宫肌瘤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1日 《大众医学》 2002年第1期
     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以往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推出无需开刀剖腹的介入疗法,受到了患者和家属(尤其是那些不愿切除子宫的肌瘤患者)的欢迎。然而,有些情况却让人始料不及。

    半年前,我曾经赴外省市参加过一次会诊,会诊的对象是两名子宫肌瘤患者。两人均为中年人,子宫增大仅妊娠2 个多月大小,只因担忧子宫肌瘤继续长大而采纳了血管性介入技术(介入治疗)。孰料一位在接受治疗后迅即发生尿潴留,另一位则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右臀进行性缩小,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讨论,确认是介入部位失误造成的。

    子宫肌瘤介入性治疗应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的上行支——宫体支,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使子宫肌瘤因供血不良而停止生长,体积缩小,甚至萎缩、消失。但是这两位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导管未插入子宫动脉,一名是误将导管插入膀胱上动脉,另一名是插入臀下动脉,栓塞剂堵塞了这两支与子宫肌瘤毫不相干的血管,因而导致由这两支血管所供血的膀胱和臀肌发生病变和功能障碍。显然,这两个患者治疗失败,是技术原因造成的。

    其实,即使技术过关了,介入治疗也不能使所有的子宫肌瘤都缩小。因为子宫肌瘤的生长并不仅仅决定于血液供应是否丰富,更重要的是卵巢激素水平的高低,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肌瘤发生与生长的主要促进因素。由于子宫的血液循环线路有众多的吻合支存在,侧支循环也相当丰富,术后子宫体赘生的肌瘤(92%的肌瘤发生在此)仍有一定的血液供应,而血中的雌、孕激素仍可发挥作用。

    可见,介入治疗并不适合每一位子宫肌瘤患者,其病例的选择必须恰当。我曾经遇见三位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因介入治疗后腹痛难忍而来医院要求手术。B型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已经变性,所以只得紧急手术切除了子宫。原来这三位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子宫体积均增大达妊娠4~5个月大小,介入治疗后,较大的子宫肌瘤血液供应骤然不足,以致肌瘤组织因缺血而水肿变软,发生结构变化,甚至坏死、液化,刺激子宫神经,引起了剧烈腹痛。

    那么,究竟哪些子宫肌瘤患者适合介入治疗呢?惟有子宫肌瘤较小,妇科检查子宫仅两个月妊娠大小,但伴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子宫出血甚至继发贫血而年近绝经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适用。否则,仍以手术治疗为上策。对子宫增大在妊娠3个月以上大小的肌瘤患者不应列为介入治疗的对象。

    需要指出的是,介入治疗不是简单的注射技术,操作者必须具有过硬的超选择动脉插管技术,才能确保介入治疗的成功。因此,愿意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务必去正规医院,由放射科与妇产科医生共同商计联手施行,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http://www.100md.com(盛丹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