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2年第5期
编号:11029032
教子,莫入“母系化”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1日 《大众医学》 2002年第5期
     有这么一个故事:

    夫妻两人带着四岁的小男孩住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平静而幸福。这天父亲在屋里读书,母亲在厨房做饭,小男孩则在大院里快乐地蹬着小三轮车。

    小三轮车持续不断地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对夫妻俩产生了不同的效应:母亲觉得是音乐,心里感到特别甜蜜,特别踏实;而父亲却皱起眉头,显然噪音影响了他,他意识到儿子的车应该修理了,于是起身取工具去修车。

    车修好后,男孩在蹬车时便悄然无声了。父亲满意而安心地回到书桌边,而厨房中的母亲却感到不适应,甚至有点紧张。

    有人说,这故事讲的是母爱更温暖更感性,母爱的责任心深藏在她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角落——也许声音让她明白孩子是否骑得太远了,是否摔倒了、磕碰了。

    有人说,父爱更严格更理性,更多地表现在行动上的责任心,就像故事里的父亲。

    我想,他们讲的都对。如果孩子能在父母亲双重爱的滋润下长大,身心将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子女的教育似乎都成了妈妈的事:学校里,常听老师叹道,学校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前来参加的家长中,十有八九是母亲。再看看周围,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大多通过母亲。从幼儿教育到中小学教育,女教师几乎一统天下。

    报纸上,常可见“母亲的教学方式与儿童的性格”、“母亲——孩子一生的领路人”等诸如此类的文章。

    “母系化”的教育结果如何呢?当教育责任全由母亲一人承担时,尤其是丈夫长期在外奔忙,不能给妻子以情感支持,母亲容易将感情的寄托全放在孩子的培养上。于是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常表现为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过分严格和生活上过分溺爱,从而引发孩子行为或情绪上的问题。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神经紧张型母亲的过分溺爱,是导致孩子长大后患上厌食症的原因之一。可见,一个只得到母亲关心的孩子,是很难健康发展的。

    德、日两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通过调查发现,这两国都有儿童不同程度地患“缺乏父爱综合征”。这是一种多见于男孩的心理问题,表现为过分怕羞、情绪低落、自卑孤僻、缺乏上进心、不喜欢集体活动、厌恶朋友、不能承担挫折等。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对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育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父爱对女儿的影响更大。父亲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以及温柔个性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位专家指出,父亲能传授给女儿生活上许多重要的教训与经验,使其性格更加丰富多彩。

    一项有关性格形成的研究表明,除了先天因素外,父亲后天言传身教的影响力胜过母亲。一般地说,母亲常以感情细腻、做事仔细、性情温柔等母性特征来影响孩子,而父亲则显示给孩子以勇敢、坚毅、强悍、有魅力等男性特征。

    当今社会缺乏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与女性教子一统天下是否有关,我想这不能以单一的因果关系来下定论,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缺乏严父的相助,慈母难免不时以大喝几声来补“严”之缺席,如此一来,儿女成长中母亲的榜样结果会是什么?

    除了上述差异外,男女的思维特点也不相同。所以,如果你想培养一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孩子,尊敬的父亲们,请和母亲们一起携起手来吧!, http://www.100md.com(陈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