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100628
65岁以上:每100人中约2人患帕金森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6年第4期
     关键词:陈生弟 帕金森病诊断#治疗帕金森综合征

    2004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拳王阿里手持火炬,点燃了奥运圣火。那一刻,你或许会觉得非常诧异,这位昔日所向披靡的拳坛斗士如今已光辉不再,他面无表情、双手颤抖、行动迟缓、姿势僵硬。是的,这位昔日拳王正饱受着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的折磨。

    据国际帕金森病学会的报道,全球大约有超过四百万帕金森病患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55岁以上人群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而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患病率增加到2%。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帕金森病患者有增多趋势。帕金森病是除老年痴呆症外,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医学专著中对帕金森病的定义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病情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恶化,虽不致命,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动作)异常,属于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可通过治疗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

    四大危险因素

    帕金森病的发生有地区、种族和性别的差异。白种人发病率最高,黄种人次之,黑种人最低,男性的发病率与患病率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2)。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有:①年龄老化,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随年龄增长,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退行性变,35岁以后,每10年就有6.9%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当80%的神经元死亡时,就可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因此帕金森病主要见于中老年人。②环境因素:农村居民或饮井水的人中帕金森病患病率高,可能与接触农药和除草剂有关。③雌激素水平降低。④叶酸水平降低。

    三大特征性表现

    帕金森病通常起病隐袭,不易被患者本人及家属发现,病程进展缓慢,但会逐渐加重。临床表现常"因人而异",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三大症状:肢体颤抖(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肌张力增高)和运动障碍(运动迟缓)。此外,帕金森病患者还可出现面无表情,讲话低沉无力,流口水甚至吞咽困难,全身皮肤尤其是面部易出汗、多油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顽固性便秘等与自主神经相关的症状。

    就诊意识,亟待提高

    据统计,帕金森病患者从发病到临床诊断的时间通常为1~2年,有的甚至更久。因此,了解帕金森病早期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将会避免这种人为延误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得到明确诊断及有效治疗。

    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不典型,一些症状(如肩背部疼痛、瞬目减少、反复便秘、多汗等)没有特异性,很难被察觉。而当患者出现了可察觉的肢体颤抖、肌肉僵硬等症状时,通常其脑部黑质已发生了不可逆病变。因此,我们常说的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而是指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些症状和体征。一般地说,帕金森病患者若以肢体颤抖为初期表现,容易被识别,就诊率高;但若以肌肉僵硬或运动迟缓为初期表现,往往被患者本人及家属认为是衰老的表现,延误诊治。

    诊断:主要凭临床表现

    由于帕金森病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通过尸检获得病理学切片,而这在患者生前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世界上任何最先进的医疗中心,任何有经验的医生都无法100%对帕金森病患者作出明确诊断。现在虽有一些先进的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并相对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但由于费用昂贵,无法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因此,医生只能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一些常规辅助检查,并在排除一些类似疾病的基础上,对患者做出临床诊断。凡是在中年以后出现原因不明、逐渐起病的动作迟缓、肌肉僵硬、表情淡漠及行走时双手前后摆动消失或减少者,都应高度怀疑帕金森病可能。

    治疗:不能根治,但可控制

    坦率地说,依靠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不可能根治帕金森病,目前对该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只是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临床症状,减轻病痛、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当然,我们不否认人类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中,可能会攻克这一医学难关,但目前,还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万能良药出现。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大致可分以下7种:①多巴制剂:左旋多巴和复方左旋多巴(美多芭、息宁等);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硫丙麦角林(协良行或培高利特)、溴隐亭等;③抗胆碱能药:安坦等;④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兰、雷沙吉兰;⑤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托卡朋、恩托卡朋;⑥金刚烷胺;⑦神经保护剂:辅酶Q10等。鉴于上述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故应由神经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的药物。此外,在合理用药的同时,配合康复锻炼,如放松锻炼、关节运动训练、平衡训练和视觉暗示锻炼等,可有效改善症状。

    手术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另一种方法,如立体定向毁损术,脑深部电刺激术。必须明确的是,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做,且手术并不能治愈帕金森病,大部分患者术后仍需药物治疗。其它诸如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核团局部注射及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技术,还在基础研究阶段,预计将来可能会用于临床治疗。

    实际上,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不能背离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综合、规范、个体化。帕金森病的治疗不是一种方法所能解决的,所有帕金森病患者都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康复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符合手术指征的难治性帕金森病患者可进行外科治疗,但手术后仍需辅以药物和其他治疗。

    专家感言

    颤抖并不意味着怯懦,迟缓并不意味着放弃。如果你或你的家人得了帕金森病,请不要惊慌失措,只要及早就医,接受正规治疗,就能延缓疾病进展,最大限度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医学昌明的今天,人类的不懈努力已解开了帕金森病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新药的不断推出也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等研究,将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开拓出更为广泛的前景。

    专家简介

    陈生弟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疗专长:长期从事神经科医教研工作,在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