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41772
黄禹锡事件给我们的警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6年第6期
     王海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教授、北京大学肾脏疾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理事,ISN全球发展委员会(COMGAN)委员及提高慢性肾脏病防治质量全球委员会(KDIGO)常务理事,《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今年获得“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国际奖章”。

    论文造假事件,让黄禹锡从昔日的韩国“民族英雄”“克隆之父”一夜之间沦为“科学骗子”。老百姓不禁要问,我们还能相信谁?

    学术造假根源何在?我认为主要是功利主义在作怪。做学问的人可以分成两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努力,很刻苦,很拼搏,但是这两种人的动机大相径庭。一种人是抱着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无论是对待一些科学问题,还是临床上的病情诊断和治疗问题,都去寻求这些问题的how还是why的答案。他们是本着对这些问题本身的热爱和追求,去刻苦,去努力,去奋斗。而另一种人刻苦、努力和奋斗的动力则是功利,他们将各种学衔、论文和各种级别的“成果奖”变成其个人功利的敲门砖,变成一个个往上爬的台阶,将其作为谋求个人名利的手段和资本。

    现今社会存在着很多“功利主义”的东西,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也不是生活在世外桃园里,社会浮躁之风不可能不影响到学术界。但一个真正做学问者,要有抵抗力,要保持头脑清醒。首先应从自己做起,无论如何,做人要有底线。这个底线是从小养成的素质、人品,以及终生的修炼、更新。在当前的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老、中、青医务人员,还是医学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坚守做学问、做医生和做人的底线。有了底线,才有抵抗力。

    从黄禹锡事件上我们还应吸取的另一个教训是,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家是本着为科学负责任的态度去做研究的,做好了自然对单位、国家、民族甚至人类都有贡献。但不要一开始做的时候就抱着为单位、国家、民族争点什么的目的,使科学的自然规律里带上了功利的色彩。

    作为行政管理者,就是为有希望的科学家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安静静地做科学。行政管理者不能依赖科学和学术来为自己争光,把本单位的论文数、博士点数、科研基金和获奖等作为行政领导的政绩。学术围绕着“官本位”转,这是学术界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根子。

    韩国对黄禹锡事件的处理是很好的,没有捂着、盖着、摁着。中国有很多事,领导层面捂着、盖着,更缺乏支持“敢于揭露的人”的人,说到底还是官本位的“政绩”在作梗。而群众呢,又怕打击报复。我们的社会应该营造一个鼓励揭露、支持打假的氛围。只有这样,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才能越来越少。,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