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364068
糖尿病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7年第2期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了解一下糖尿病治疗的发展史,展望一下糖尿病治疗的未来,非常必要。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能从中感受到一些幸福,学到一些知识,获得一点信心。

    公元前1550年的古埃及文献中已有多食、多尿病症的记载。我国黄帝内经中也有消渴的记载。在胰岛素被发现前,美国科学家曾用饥饿疗法治疗糖尿病,但患者都被饿得骨瘦如柴,且平均只能活两年。1921年,加拿大的班廷医生发明了胰岛素,令糖尿病治疗进入了新纪元。

    昨天:单纯胰岛素治疗阶段

    从1921年胰岛素发现到1956年世界上第一个磺脲类降糖药问世之前,整整30多年里,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唯一药物。发现胰岛素的班廷医生也因此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1922年1月,班廷医生给一位14岁的1型糖尿病患者打了第一针胰岛素,次日检查发现,患者的尿糖、酮体消失,血糖从28.88毫摩/升降到6.66毫摩/升,疗效惊人!以后,该患者每天使用胰岛素,一改治疗前骨瘦如柴、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成年后在一家药厂当工人,1935年因肺炎去世,享年27岁,用胰岛素长达13年。
, 百拇医药
    第一个用胰岛素的女患者是美国20年代的国务卿查尔斯的女儿。她1907年出生,12岁时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15岁时身高1.58米,体重仅20千克,骨瘦如柴,无法行走,奄奄一息。1922年8月起开始使用胰岛素,5周后体重增加5千克。她22岁结婚,生了3个孩子,73岁仍耳聪目明,还曾来中国旅游,1981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4岁,使用胰岛素59年。

    “虽然胰岛素的发现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当时治疗糖尿病只用胰岛素和饮食控制,没有明确的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血糖检测等内容,且胰岛素制剂不纯,一次注射量较多。”

    今天:综合治疗阶段

    自1956年发现磺脲类降糖药甲磺丁脲至今,长达50 年的不断研究与创新,使糖尿病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有了统一的标准。与此同时,糖尿病的治疗也进入了口服降糖药、饮食、运动和胰岛素的综合治疗阶段,治疗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
, 百拇医药
    治疗原则已从单纯降血糖,转变为以控制血糖为主的综合治疗,提出“早用胰岛素,早用胰岛素增敏药,早期发现和治疗糖耐量异常,早期同步治疗并发症”的“四早”措施,以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治疗方法提倡以“五驾马车”为纲领的综合治疗方案,重视餐后高血糖控制,提倡口服药联用或口服药与胰岛素联用,广泛开展糖尿病教育和病情监测,使糖尿病治疗进入了规范、有序的轨道,提高控制率,减少并发症。病情监测也从单纯检测血糖、尿糖,拓宽到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脂、血压、体重和视力等检查,对判断血糖控制好坏和早期发现并发症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56年发现甲磺丁脲,1966年优降糖问世,到能促进早期相胰岛素分泌的磺脲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奇特、格列美脲等)的出现,再到双胍类、阿卡波糖类和胰岛素增敏药的相继应用,口服降糖药的研制是卓有成效的,改变了以往单用胰岛素的局面,从不同环节发挥降糖作用,对各种类型的高血糖都能有效控制。胰岛素的研制和应用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如今的糖尿病治疗技术和手段已今非昔比,糖尿病患者若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病情监测,都能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和普通人一样享受美好人生。”

    明天:糖尿病终结期

    现有的治疗手段均只能控制病情,并不能根治糖尿病。要想根治糖尿病,必须另辟捷径,用创新的思维去研制新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有望根治糖尿病的方法已在研发之中,如胰腺或胰肾联合移植、胰岛细胞移植、胚胎干细胞或自体干细胞移植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糖尿病这一‘顽症’,将被人类攻克。”, 百拇医药(李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