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1852316
防/病/行/食/器/脑/动/数(5)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5日 《大众医学》 2009年第12期
     本无可厚非。不过,若无所顾忌地开怀畅饮,就很可能酩酊大醉,甚至发生急性酒精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眼部充血,面色潮红,头晕,人有欣快感,言语增多,自控力减低重度中毒则表现为沉睡不醒,皮肤湿冷,口唇微紫,甚至陷入深昏迷,最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急救措施

    ·制止醉酒者继续饮酒。

    ·尝试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引起呕吐反射,迫使醉酒者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吐出来(已昏睡者不适用此方法),注意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

    ·让醉酒者喝些果汁。绿豆汤,或吃些梨子、西瓜之类的水果来解酒。

    ·注意保暖,卧床休息。狗肉等,都是较为温热的食品,对手足发凉、怕冷、脸色发白的人而言是“补品”,但对痰多且颜色发黄、面红耳赤、急躁、口渴、口苦、大便干燥者而言,却是“毒药”。

    去年冬天,一位高血压病人因突发高血压危象被送入我院急诊,经几天的紧急抢救,方脱离危险。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该病人在起病前一个月,一直在“进补”,每天都服食炖高丽参和鹿茸,隔天吃一顿羊肉火锅,火锅里还加了不少当归、干姜、黄芪等温热之品。虽然进补没多久就开始口舌生疮、咽喉疼痛,但他并没有在意,继续“进补”,直至被送进医院。

    只有“虚”,才需“补”

    有人认为,补药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还有人认为,进补多多益善,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实际上,这些看法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进补与养生有所不同。如果体魄健壮,无病无疾,原则上不宜“进补”。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也就是说,只有虚了,才要补。

    需要注意的是,刚刚染病者不该随便吃补药。《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邪气入内,不可补之。”意思是说,如果病以“邪实”为主,滥用补品则会“留邪为寇”。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或腹痛、腹胀等实邪病症者均不宜进补,否则会越补越糟,后患无穷。

    “药补”不如“食补”

    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只要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即为毒草。选用补益药物绝不能以贵贱论优劣。无论什么补药,终究还是药,若长期过量服用,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例如,人参服用过多可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过量服用参茸类补药,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或血压波动:过量服用滋阴补血之品,可导致湿滞脾胃,影响食欲。实际上,最好的进补方式是食补。

    当然,食补也要分“体质”。比如,阳虚(畏寒怕冷)者宜适当多吃温阳补气、蛋白质丰富、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和鸽肉等,血虚者(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等)可以适当多吃些大枣、桑椹和鸡蛋等。脾虚、气虚者(乏力、气短、厌食、腹胀,大便偏稀)可以多吃糯米,大枣、扁豆,山药,胡萝卜,栗子等。

    ,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