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30607
科普:科学之一翼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1期
     医学科学研究工作应包括科学研究和健康促进两部分。在健康促进工作中,科普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因而,医学科普应被看作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另一翼。

    《大众医学》杂志是一本具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医学科普刊物,笔者既是《大众医学》杂志的作者,也是《大众医学》杂志的读者。

    我的四十余年科普路

    粗略算来,笔者参与科普工作已有40余年。有幸的是,《大众医学》杂志是我最先投稿的医学科普杂志。在2014年出版的《邱蔚六文集》中,笔者选择刊登了10篇科普文章,在《大众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就有8篇。其中一篇《颌下肿块,结石作怪》也被选为“重读经典”,再次刊登于《大众医学》杂志2018年第11期——《大众医学》杂志创刊70周年特刊上。更为有幸的是,我的另一篇科普文章《口腔也会患癌》,曾被评为全国卫生报刊优秀作品(科普类)一等奖。
, http://www.100md.com
    40多年来,从撰写科普文章开始,笔者参与了各种科普活动,如参加各类医学咨询活动,参加电台、电视台组织的《名医坐堂》《家庭保健》《健康热线》节目,参加“全国爱牙日”等各类科普公益活动。这得感谢《大众医学》杂志对我的引领。

    科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健康是国家之大计。“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是2016年8月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来的。2018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公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继之,国家又正式将“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这充分体现了“健康”的概念在我国扎下了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界今后需要坚持的工作方向。

    ·科普需要医学人员走出象牙塔

    无论是临床医护人员,还是科研人员,都要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不能单纯局限于临床医疗或科学研究中。
, http://www.100md.com
    ·科普是贯彻"4P"医学的重要手段

    “4P”,指的是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和参与性。科学的健康促进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事半功倍的预防性措施。中国人民需要科普,中国的医学科普需要医学科技人员。

    ·科普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和素质

    公民的科学素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明水平。我国在这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8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科学素质达标者仅为8.47%。由此可见,我国公民健康素养和素质有待提高。

    ·科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需要

    世界已经进入人工智能( Al)时代。建设智慧城市,更需要科普。伴随人工智能产生的一些可穿戴健康监测产品,可以使患者更方便地监控自己的健康状态,并主动参与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人工智能相关被看作是“赋能”( empower)于人,自然也離不开科普。

    科普应多样化、常态化

    科普被认为是健康促进的喉舌和工具。科普应该是健康的、有益的,绝不应该是有害的、误导的。视对象不同,科普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文字、演讲、示教,以及情景剧、小品、相声等各种艺术形式。同时,科普的常态化也很重要。不厌其烦地“老和尚念经”,至少可以起到加强记忆、仿效而行的作用。

    最后想说一点:作为医学科技人员,既要重视健康教育与科普,主动参与科普工作,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自己也是“被科普”的对象,因为除医学知识外,对其他领域的科学进展,包括创新、发明等,也都要学习,都需要“被科普”。,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