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25422
“压、推、贴”辅助降压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3期
     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称之为“眩冒”,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相关。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众多,其中有三种辅助降压的特色方法:压(中医耳穴压丸)、推(中医推拿)、贴(中医穴位贴敷)。

    “压”——中医耳穴压丸

    中医耳穴压丸是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的一种简易方法,压丸取材多为王不留行籽,将其贴敷在6×6毫米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在相应的耳穴上。对高血压患者,可选取肝、心、肾、神门、交感、降压沟、皮质下、内分泌等耳穴,使用医用酒精消毒全耳郭后,选取单耳3~4个穴位贴敷压丸,贴好后用拇指和食指环形按揉,每次每穴5分钟,每天按压4~8次,以胀、痛、热、能耐受为度,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擦伤皮肤,年老体弱者宜轻度刺激。每3~5日更换一次敷贴,双耳交替治疗。中医耳穴压丸可持续刺激穴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