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医学》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51829
医学科普:从“星星之火”到“百花齐放”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5日 《大众医学》 2019年第10期
     中国科普:应时而生,应运而兴

    我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经历了旧中国时期。由于那时年龄尚小,对医药卫生知之甚少,依稀记得街头张贴着“一只正在飞的大苍蝇‘丢’下了许多炸弹”的宣传画,上面还印有“虎烈拉”(霍乱“Cholera”的音译)等字。现在回想起来,结合当时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是急性、烈性传染病的背景,这大概是在宣传“霍乱与苍蝇所携带的细菌有关”的内容吧。到了20世纪40年代前后,部分医学界前辈创办了《大众医学》等医学科普刊物,有了医学科普的“星星之火”。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关注民众健康,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讲卫生”成了医学科普宣传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宣传“标准米、标准粉”较“精白米、精白粉”营养更好的内容。这些科普宣传如今看来似乎十分普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不仅贯彻了“预防为主”的理念,还开创了健康教育的先河,意义重大。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基本完成了控制传染病、营养缺乏病等所谓“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近年来,我国人民的寿命显著延长,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等指标皆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科普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的报刊纷纷开设医学科普专栏,广播与电视台无不开设医学科普节目,健康论坛、健康讲座时常举办……关注健康蔚然成风。

    “大健康”时代,科普也要不忘初心

    党和国家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便要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而科学健康生活行为的倡导,需在政府主导下使全社会关注医学卫生知識。

    近年来,国家对科普非常重视,甚至将其提升到了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科普工作者为之振奋,医学科普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医学科普工作者应积极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体验时代的“脉搏”,认清历史的使命,努力推进医学科普工作,不忘初心,进一步钻研科普的表达方法,将高深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甚至喜闻乐见。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医学科普产品,在促进民众健康的同时,更要助力国家、社会的发展。

    医学科普应坚持科学性,除了作品本身的科学性外,还应关注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普及。

    医学科普服务于人,科普作品应充满人文精神,充满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热爱。

    医学科普事关民众健康、国家兴旺,也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医学科普之路漫长而修远。但正如唐朝诗人王维所言:“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只要努力奋进,相信中国的医学科普事业定能发扬光大,无愧于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

    杨秉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职。近十余年来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并热心参与医学科学普及与健康教育工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