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解放军健康》 > 2009年第2期
编号:11762381
中医看胆汁反流性胃炎等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解放军健康》 2009年第2期
胃脘疼痛,痞胀,烧心,口苦,胃脘痛,痞证,吐酸,嘈杂,呕胆,胆瘅,胆液上逆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其典型临床表现,如胃脘疼痛、痞胀、烧心、口苦、呕吐酸苦、暖气、嘈杂、纳呆、甚至黑便等症状特点,与祖国医学中“胃脘痛”、“痞证”、“吐酸”、“嘈杂”、“呕胆”、“胆瘅”等描述多有类似之处。

    胆液上逆是其重要病机 关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早在战国及秦汉时代,祖国医学便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肝胃失和有关,《内经》以胆邪逆胃、胆虚上溢所致胆胃不和、气机不降立论,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四时气》中云:“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日呕胆”。提出了胆胃相悖、升降失常导致胆液上逆于胃的病因病机。清代黄元御所撰的《长沙药解》中则有“甲木之升缘于胃气上逆,胃气上逆缘于中气之虚”的理论,提出了脾胃虚弱、胆不能随胃而降、肝不能从脾而升、土木壅迫的论点。现代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情志损伤、疏泄失常、肝胆气逆、挟胆液上犯、袭扰胃腑,导致病人出现口苦、呕吐胆汁、胃脘疼痛等症。病之初,气郁化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