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解放军健康》 > 2009年第5期
编号:11815987
趣话X射线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1日 《解放军健康》 2009年第5期
     X射线,即伦琴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6年发现的。X射线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揭开了20世纪现代物理学的序幕,与放射线和电子的发现并称为19世纪末至加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伦琴也因发现x射线及对其性质的深入研究,在1901年荣获了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维尔兹堡大学实验室进行阴极管放电实验时,惊奇地发现一种神秘射线,因它的性质尚不明确,故将其命名为X射线。伦琴教授经过反复实验论证,发现X射线的穿透能力和被穿透的物质有关。根据这一原理,他为妻子拍了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照片清晰地显现出手的骨骼结构。不久,伦琴就把这一发现通过自己的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公布于世。

    X射线被发现后,很快就在医学界得到应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使医学诊断水平大大提高。发现X射线的第4天,美国医生就用它找出了病人腿上的子弹。企业家们也蜂拥而至,想以高价换取伦琴新发现的专利权,都被他坚决拒绝了。他认为任何科学发现都应当为人类共享。因此就把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并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转赠给维尔茨堡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经费。伦琴没有申请x射线的专利权,因为他知道,如果这项技术被大公司独占,穷人就出不起钱去照x光照片。爱迪生得知这个消息后深受感动,并为接收X光发明了一种极好的荧光屏。和X光射线管配合使用,他也没有申请专利权。
, http://www.100md.com
    X光机问世后,虽然当时的中国在医学上还是以中医为主,但在1896年3月,上海广学会的机关报《万国公报》就以《学新奇》为题报道了X射线被发现的消息。而且在X光被发现后仅7个月就有中国人体验了X光新技术,这个人就是李鸿章。

    1896年6月,李鸿章应邀访问德国。德国政府建议他到医院拍x光检查身体,因为在1894年农历2月28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准备参加中日两国谈判对,被日本刺客小山丰太郎暗枪击中左颊,弹头遗留在左颊内。因那时候尚未发现x光机,故未能确定弹头的具体位置。李鸿章经急救后身体无大碍。且当时已73高龄。所以未采用手术取出弹头。李鸿章欣然接受这一建议。他亲眼目睹x光片所显示的自己颅骨影像与弹头所在。对此种新技术感到十分好奇,称之为“照骨术”。

    中国什么时候有了x光机的呢?有人认为是1918年浙江宁谈慈溪保黎医院购进的,也有人认为应该是1899年8月上海嘉永轩主人从欧洲进口的。但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是苏州博习医院引进了中国第一台x光机。在1897年12月下旬出版的《点石斋画报》上,曾以《宝镜新奇》为题,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报道了苏州博习医院从美国引进x光机的消息。文中记载了苏州博习医院院长柏乐文“不惜千金”,从美国引进了x光诊断机;同时简单介绍了x光诊断机的形状,“其镜长尺许,形式长圆”;苏州博习医院引进x光机后。还当场演示,以致“苏人少见多怪,趋而往观者甚众”。这说明近代中国对当时世界上的科技新潮流还是比较敏感的。
, http://www.100md.com
    如今,x射线在医学领域里已有100多年的应用历史,成为医学上诊断疾病必不可少的设备。

    古代养生家的节食观

    司长河

    我国古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饮食适量,在节制饮食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不暴饮暴食一次饮食量过大会使胃的负担骤然加重,易引起胃痛、呕吐、腹胀、嗳气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给身体造成伤害。为此,宋代张果在《医说》中告诫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这也就是现代科学主张的“少量多餐”。

    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人在大饥大渴之时,最易一次吃得过饱或饮水太多。从而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古人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这是防止饥不择食、渴不择饮的科学办法。唐代药王、长寿老人孙思邀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时告诚道:“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一旦出现饥渴难耐的情况,重温这些节食训诲或以此劝导孩子缓缓进食、渐渐饮水,可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 http://www.100md.com
    饮食不可勉强出现厌食的原因,一是由于人体暂不需要继续进食或饮水,这属于生理性的厌食;二是由于疾病影响了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这是病理性厌食;三是某些心理因素也可引起厌食。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没有食欲,就不应当“努力加餐饭”。积极的办法是调整饮食、多做体力活动、保持精神愉快、创造轻松的进食环境、烹制色香味形俱能谤人食欲的饭菜,等等。对魁强进食的危害,粱代陶弘景《养生廷命录》曾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总之是套伤脾胃的,而脾胃被中医视为人体健康长寿的“后天之本”。所以注意节食,保护脾胃,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进食要定时定量孙思避《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食不重用”,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并且不要过量。这对维持胃肠正常功能、保持其工作的规律性是十分重要的。陶弘景亦说:“饮以养阳,食以养阴,食宜常少。亦匆令虚。”明代的《修真秘要》说得更明确:“食欲少而不被顿。常如饥中饱,饱中饥》。”这种饮食适可而止、常处不饥不饱状态的节食理论,与现代科学所主张的观点非常一致。

    胖人更应缩食古代养生家有道:“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谷气,其人瘦而寿。养生之求,常使谷气少,则痛不生矣。”这句话中的科学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肥胖者必须通过削减主食(谷气)来加强元气(脏腑功能),这样才可避免由肥胖带来的一系列胃肠道和心血管疾患。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百拇医药(景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