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489891
四川省内江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冯 平 高 义 林华英 张军盛 王 文
第1页

    参见附件(145KB,2页)。

     【关键词】 营养状况;营养障碍;肥胖症;学生

    学生的营养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而且对成年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营养状况是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内江市中小学生营养情况及变化规律,以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按照《全国学校常见病防治方案》要求,于1999~2003年连续5 a对内江市城乡110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内江市市中区城区及所辖14个乡镇共110所学校为监测点校,于1999~2003年每年9月份对所有在校中小学生进行检测,剔除错、漏体检表,5 a共监测中小学生285 707名,其中小学生166 122名,初中生94 142名,高中生25 443名;男生151 676名,女生134 031名。

    1.2 方法

    按卫生部下发的《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身高、体重测量,以《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1]作为评价标准,以身高标准体重的90%~110%为正常,<90%为营养不良(其中<90%为轻度,<80%为中度,≤70%为重度),>110%为超重,>120%为肥胖。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在监测的285 707人中,营养正常率为58.67%;营养不良率为30.27%,其中轻度为21.05%,中度为7.91%,重度为1.31%;营养过剩率为11.06%,其中超重率为6.13%,肥胖率为4.92%,见表1。

    2.2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率初中生高于小学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各学习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学与初中比较,χ2=1 576.52,P<0.01;初中与高中比较,χ2=7.97,P<0.05)。营养过剩率初中生高于小学生与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0.63,170.80,P<0.05),见表1。表1 1999~2003年内江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营养状况(略)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2.3 不同性别学生营养状况

    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213.10,P<0.01);男女生营养过剩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见表2。表2 1999~2003年内江市市中区男女学生营养状况(略)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5 a间男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波动范围在37.14%~18.09%;女生营养不良率亦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波动范围为42.19%~28.78%,但2002年与2001年相比稍有回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4,P>0.05);营养过剩率无论男女其趋势性均不明显,男生为10.20%~12.95%,女生为8.99%~10.73%之间。

     3 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内江市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0.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6%),且以轻度为主;营养过剩检出率为11.06%,与1995年全国调查学生营养过剩平均水平(2.46%)相比,明显增高(P<0.05)。学生营养状况呈现较为明显的“双峰现象”[2,3]。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也不能忽视超重、肥胖的发生与发展。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营养状况比较,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营养不良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营养过剩率却呈现一个由升到降的趋势。相对初、高中阶段,小学阶段营养不良率及营养过剩率均较低,与家长统筹规划合理膳食和小学生学习负担较轻有关。进入中学阶段以后,学生的自主饮食行为加强,一方面,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突增阶段,需要的能量迅速增加,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考试压力逐渐加大,能量消耗不断增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很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另一方面,如不注意科学合理搭配膳食,不讲究营养平衡,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只一味多吃滥补,又容易造成营养过剩。高中阶段营养过剩率较低,估计与高中学生逐步掌握合理膳食和平衡营养知识,自主饮食行为开始走上科学合理轨道有关。因此,防治学生营养不良应主要放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

    男生营养不良率显著低于女生,营养过剩率高于女生,与国内许多文献报道一致[4-6]。与女生多挑食、偏食、喜吃零食,导致正餐食欲较小,饮食不规律,以及部分女生为追求形体美而控制饮食,再加上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周期性月经失血,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大等因素有关。因此,防治学生营养不良应把女生作为重点,防治学生营养过剩应把男生作为重点。

     参考文献

    [1]白呼群,主编.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30-32.

    [2]LEVINE MD,CAREY WB,CROCKE AC,DevelopmentalBehaviral Pediatrics,3rd ed.W.B.:Saunders COMPANY,1999:69-79.

    [3]叶广俊,季成叶.中国内地青少年健康状况.青年研究学报,2000,4(1):61.

    [4]刘平,王宏.重庆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50.

    [5]洪顺钦.南安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416.

    [6]曹俐.徐州市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03.

    【作者单位】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4100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