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6年第1期
编号:11489896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的互相渗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日 郑国庆 郑素平
第1页

    参见附件(169KB,2页)。

     【关键词】 精神卫生;体育运动;教育;学生保健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十分良好的状态,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心的变化发展也正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能否在此阶段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 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且有随年龄增长,心理疾病发生率增高的趋势。徐学俊[1]对我国近万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资料分析显示,1/3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欧美发达国家关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有许多研究,认为体育活动可促进身心健康,如德国的Bos等[2]公布了他们从出版物中收集的73个研究项目结果;Steptoe等[3]选择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地区平均年龄为16.3岁的青少年(男性2 223名、女性2 838名)为研究对象,通过一般健康状况调查表和心理躯体疾病调查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运动和体力娱乐活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参加体育运动越多,情感困惑的情况越少,且不依赖于性别、社会阶层、健康状况及所使用的医疗服务,指出体育煅炼有利于青少年建立合适的生活方式,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亦取得了相同的结果,如蒋碧艳等[4]用《简式心境状态剖面图》中国修订版和《运动力量等级量表-3》,对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较高比例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以及较低的精力和自尊感;(2)体育锻炼能有效地降低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提高自尊感;(3)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4)体育乐趣与运动坚持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崔明[5]以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爱好体育组中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较非爱好组低,差异非常显著的因子,男生主要是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偏执,而女生主要是躯体化、恐怖;(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不仅有较好的体质,而且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已在国内外形成共识,即众多处于发育中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相辅相成。

     2 中学生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用

    中学生体育运动已被认为是调节情绪、塑造人格、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教育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是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情感上获得成功感的愉悦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所以较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体育课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主要有害怕心理、逆反心理、依赖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自责心理、过敏心理、冲动心理、反感心理、异性心理等,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等方面的缺陷。(2)体育教育是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体育运动可以调治某些心理问题,使人的注意力转移,情感发泄,兴趣改变,紧张程度得到松弛,情绪趋向稳定。体育运动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施以不同的影响,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利的心理能量,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化的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产生的冲动通过运动得到升华或转移,从而消除障碍,达到心理平衡。(3)竞技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求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学校体育教育通过体育竞赛这一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采用公开的、共同认可的方式和规则,比较身体运动能力优劣、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竞争活动,不断满足学生强身、交往、竞争和发展需要。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等良好意志品质得到增强。体育竞赛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创新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不断提高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学生在运动活动中原有的心理水平慢慢获得提高,即体育运动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体育运动的渗透作用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重点已从单纯调查趋向干预。郑素平[6]认为当前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方式主要有:(1)心理辅导可分为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2)加强素质教育;(3)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净化社会风气。一个人的成长是个复杂的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也不可忽视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变学校的“孤军作战”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合作战”,发挥“1+1+1>3”的综合教育效应,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有效地维持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得到公认。研究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对中学生实施系统的心理自我保健教育干预措施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或减少不良心理的发生[7]。心理调适即有目的地培育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对学生心理机能的调节,使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表现为身体是健康心理的载体,良好体质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个体,才能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坚定的信心及勇敢果断、坚定刚毅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转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成为推动他们进行各种体育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他们自觉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可帮助学生改善在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困扰,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品质,确保体育运动的正常、顺利进行。

     4 “育心”和“育体”互动互重进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新定义要求,除身体上、心理上十分良好的状态外,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认同心理适应和发展是人生的两大任务。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肇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而运动是人类社会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体育教学以班级集体形式进行,人际交往呈群体多向性。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群体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尤其是体育游戏、竞技体育和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精神的缩影。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课堂社会”,许多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质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体育活动始终是与胜负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日久天长经受这种压力锻炼,再加上教师能够加以正确的心理健康引导,使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使这种认识升华到信念、世界观的层面上,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总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不能互相取代;又互为基础,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学俊.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卫生现状的报告.国际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9,1(2):79-80.

    [2]BOS K.Sport and gesundheit.Sport Psychol,1993,1(1):9-16.

    [3]刘军,冯兆棣.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6,13(4):188.

    [4]蒋碧艳,祝蓓.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心理科学,1997,20(3):235-238.

    [5]崔明.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学,1996,4(3):142-143.

    [6]郑素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中国校医,2003,17(6):533-534.

    [7]李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14-215.

    【作者单位】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科中心,浙江 325027;

    2 温岭市之江高级中学校医室。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