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489451
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7年第2期
浙江某高校大学生共情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共情特点,以便为共情实证性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方法 以43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性指标(台湾修订版)测量,进行方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在身心忧急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文理科学生在观点取替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幻想力、同情关怀2个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同情关怀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家住城镇与家在乡村的大学生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人口特征大学生人际反应性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人际关系;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2-0135-03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mpathy for College Students/ WEI Yu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435002),Hubei Province, China
, http://www.100md.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mpathic study. Methods By using interpersonal Reactive Index (Taiwan revised edition),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436 college students.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Chi-square analysis and t-test.Results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existed in: mental and physical misery dimens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perspective-taking dimension between students of arts and of science; imaginativeness and sympathy dimensions between class-leader and non-class-leader; sympathy dimension between only-child and non-only-chil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found among the students in city and village. ConclusionInterpersonal reactive indices are diverse among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ental health;Students

    【作者简介】 魏源(1963- ),男,湖北仙桃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

    【作者单位】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黄石 435002。

    共情,亦称共感、同理心,或心理移位,它是一种将心比心、感同身受、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oleman[1]所描述的情商(EQ)五大因素中,共情(empathy)占据关键性的位置。他认为,共情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不管是销售、管理、恋爱、家庭教育还是政治活动都无例外。其实,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共情对于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的道德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人际交往和同伴友谊关系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于2005年9月以浙江某高校大学生为对象,探讨大学生的共情特点,为共情实证性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加简单随机取样法,抽取浙江某高校436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其中436名有效研究样本,男生239名,女生197名;文科生248名,理科生188名;学生干部100名;独生子女185名;家住农村的学生297名。平均年龄(22±1)岁。测量工具采用人际反应性指标(台湾修订版),共22题,分成4个因素,即观点取替、同情关怀、幻想力、身心忧急等[2]。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信度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采用LISREL 8.7作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人际反应指针(IRI-C)的信度与验证性分析 量表整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0.84,4个因素的内部一致性分别为0.80,0.78,0.85和0.74。量表相隔1周的重测信度4个因素分别为0.77,0.80,0.82和0.70。
, 百拇医药
    为了检验应用工具的有效性,本研究在对436名研究被试测量后应用LISREL 8.53作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验证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中各项指标均在 0.90以上,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52,说明总体上4维模型的拟合可以接受。

    2.2 大学生共情特点 t检验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身心忧急”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专业类别方面,文理科学生在“观点取替”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幻想力”、 “同情关怀”2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同情关怀”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住城镇与家在乡村的大学生在各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3.1 共情概念及其测量的信效度分析国内外心理学学者对共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测量工具的研制上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笔者发现,这一概念在各文献中的界定是非常复杂和混乱的。应该探讨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共情”界定的共性与差异。在中国及日本,其译法与用法也大多不一致。如用“共情”、“投情”、“移情”等,港台学者都用“同理心”,日本学者皆用“共感”。这里应特别指出“移情”一词,准确的英文对应词是“transference”,而不是“empathy”。“移情”在汉语中较易产生歧义,中国人有“移情别恋”说法,精神分析里有“移情”技术,表达的不是同一个意思。心理学者们各用一词显得较为杂乱,不利于学术交流与沟通。本文用“共情”这一为中国心理学界所熟悉的术语,将其定义为“对他人情感状态和情境的理解和分享”。
, 百拇医药
    在测量上,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开始多维测量。如Davis[3]在1980年编制了人际反应指标问卷(the 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IRI),该问卷共有28个题,分为观点采择、想象、同情关心与个人痛苦4个维度,采用5点评估制。Davis (1980)报告IRI的4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在0.71至0.77之间,重测信度从0.62至0.80。Davis(1983)[4]通过应用测量了1 344名男女大学生,证实了该问卷具有较理想的区分效度与聚合效度,且考虑了它与其他的有关心理变量,如社交能力、自尊、情绪性、对他人的敏感性、智力等的相关。Davis(1996)[5]报告指出,人际反应指标问卷(IRI)中的“观点采择”测量了角色采择过程而非结果。“想象”被界定为“运用想象去体验创造性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考察的是对文艺作品中人物情感和行为的移入程度。“同情关心”维度考察对他人感情的关心、温暖和同情的状况,是一种他人倾向的共情。“个人痛苦”评估共情的自我倾向,是由他人状况引起的反应,而不是直接去体验他人的情感,似乎是带有消极情感色彩和自我中心式的思维过程。Carey等(1988)[6]证实了Davis(1980,1983)报告的IRI 4维结构。1987年,我国台湾吴静吉等依据IRI修订而成了人际反应指针(IRI-C)[2],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53~0.78间,而重测信度介于0.56~0.82之间。另有适当的建构效度及效标关联效度。

    [ 下 页 ], 百拇医药(魏 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