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89228
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3)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季成叶
第1页

    参见附件(743KB,4页)。

     5.4 青少年身心特点 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1)有自主判断能力,但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3)自我意识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不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 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激情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16]。

    6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干预

    WHO专家倡导的“社会生态学理论”是迄今为止较理想的预防校园暴力的理论模式[3]。干预通常分步实施:(1)全面了解青少年个体的健康危险行为(包括暴力倾向)表现;(2)利用该模式分析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3)从三级预防角度出发,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分别制定预防措施。干预的核心是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联屏障[17]。

    6.1 校园暴力的初级预防 初级预防的措施作用于暴力行为发生前,目的是控制心理-社会病因,防患于未然。整个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家庭应做到:(1)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多和子女相处,充分沟通,满足亲子情感需要,让孩子从小建立安全感。(2)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消除家庭暴力,建立平等协商机制。(3)从小进行是非、品德、纪律教育,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鉴别自身言行,增强约束力;养成宽容、理解的好品质;正确处理与同学的矛盾、争执和纠纷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43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