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89247
重庆市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唐贵忠 唐晓君 肖家慧
第1页

    参见附件(29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庆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重庆市城区6所小学在读流动儿童499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的499名流动儿童中,10.57%回答“经常受城市儿童欺负”,29.29%在课堂上经常举手发言,40.12%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80.10%有要好的城市儿童朋友,34.87%担任班干部,愿意转学回老家的仅占19.83%。 结论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良好,但在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发言方面还显得不够积极。应重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发育提供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 社会适应;儿童;居位流动性;城市

    Social Adaption Among Floating Children in Chongqing City/

    TANGGui-zhong,TANGXiao-jun,XIAO Jia-hui.

    Department of Social Medicine,Pub-lic Health School,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Chongqing(40001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loating children's social adap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building up a sound circumstance for the floating children.Methods A cluster sample of499childrenwas randomly chosen from6primary schools in Chongqing.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m.Results Among499floating children,10.57%often teased by urban children,29.29%answered teachers'questions actively,40.12%often took part in the actives,80.10%had some good friends who lived in city,and only19.83%was willing to study at hometown.Conclusio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rain the floating children's social adaption and to create better surroundings for their ment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Social adjustment;Child;Residential mobility;Cities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多,城市中的流动儿童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引起政府、新闻媒体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 [1]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ion)是个体逐渐接受现存社会的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过程,也是对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刺激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反应的过程 [2] 。流动儿童在城市的学习生活、生理和心理发育将受到其社会适应情况的影响。笔者对重庆市城区流动学龄儿童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流动学龄儿童在城市的社会适应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营造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市马家堡小学、六店子小学、重医附小、石坪桥小学等6所小学在读流动儿童499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252名,女生247名;一年级学生42名,三年级学生49名,四年级学生95名,五年级学生200名,六年级学生113名。最小年龄6岁,最大14岁,平均(10.60±1.56)岁。来渝平均时间5.6a,其中最短的2个月,最长的13a。

    1.2 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在班上是否受欺负、课堂发言情况、参加集体活动情况、是否有要好的城市儿童朋友、个人的去向意愿等。

    1.3 资料处理 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资料采用EPI data3.0数据库进行录入并校对;使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χ 2 检验比较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差别。

    2 结果

    2.1 流动儿童与同班城市儿童的关系 在回答“班上的城市儿童有无欺负你的现象”时,有10.57%的被调查者回答“经常受欺负”,回答“较少受欺负”和“没有受欺负”的分别为49.19%和40.24%。其中一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经常受欺负的流动儿童比例较小,分别占5.00%和5.56%;三~五年级流动儿童经常受欺负的比例明显高于以上2个年级,分别为12.24%,14.74%和12.00%,经χ 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流动儿童受欺负情况构成 略

    2.2 流动儿童课堂发言情况 能经常举手发言的流动儿童有144人,占调查总数的29.27%,不同年级儿童课堂发言情况构成见表2。

    表2 不同年级流动儿童课堂发言情况构成 略

    由表2可见,低年级(主要是一年级)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经χ 2 检验,不同年级流动儿童课堂发言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27.68,P<0.01)。

    2.3 流动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情况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有197人,占调查总数的40.12%。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流动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情况构成 略

    由表3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流动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构成比在逐渐上升(χ 2 =34.20,P<0.01)。

    结果还显示,住房来源为父母自己买房的流动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比例最高,为53.66%;借住房家庭的流动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比例最低,只占29.41%。不同住房来源与流动儿童参加集体活动的情况相关,其关联系数为0.192。

    2.4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交友情况 调查发现,82.10%的流动儿童有要好的城市儿童朋友。统计显示,仅不同住房来源的流动儿童在有要好城市儿童朋友这一点上有较大差别。住房来源为父母自己买房的流动儿童有城市儿童朋友的比例最高,为87.70%;借住的比例最低,为58.82%。不同住房来源与流 动儿童是否有要好城市儿童朋友之间存在相关,关联系数为0.154。

    2.5 流动儿童担任学生干部情况 在被调查的499名流动儿童中,担任学生干部的有174名,占调查对象的34.87%。不同年级流动儿童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六年级流动儿童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最高,占50.00%。

    住房来源为自己买房的流动儿童担任干部的比例最高,为49.59%;借住房家庭的流动儿童担任学生干部的比例却只有29.41%,经χ 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2.12,P<0.01)。 2.6 流动儿童去向意愿 在被调查对象中,希望长期在城市学习、生活的流动儿童有454人,占有效问卷的94.19%;在回答“如果父母让你转学回老家,你的态度是什么”时,回答“愿意”的占有效问卷的19.83%,“不愿意”的占42.36%,“坚决不愿意”的占37.81%。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总体上适应城市学习和生活,与郭良春等 [3] 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年级儿童在受欺负情况、课堂发言、参加集体活动以及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一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五六年级)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良好,中间年级(三四年级)社会适应情况较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差。一方面可能是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本身就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儿童处于心理塑造起始阶段,能较快适应环境,且低年龄阶段儿童对区别是否是流动儿童的意识不如高年级儿童强。中间年级的儿童可能是转学而来的比较多,还不太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高年级儿童大多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城市生活,基本上已经适应。因此,如果流动人口需要儿童跟随父母生活,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让儿童转学。

    不同来渝时间和不同家庭人均收入对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不大;但如果流动儿童父母在现居住地买房后,其社会适应和社会归属感会增强,与杜鹏 [4] 的研究结果一致。笔者推断,流动儿童父母在城市买房后,儿童也逐渐有了自己是“城市人”而不是“城市过客”的身份感受,即“安家落户”会增强对城市社会的主动适应性与归属感。

    调查还发现,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城市学习和生活后,流动儿童尤其是借住、租房家庭流动儿童,虽然在社会适应和社会归属感方面仍然感到欠缺,但总体来说还是希望能长期在城市学习和生活,说明他们很认同和向往先进地区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因此,如何增强借住、租房家庭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归属感问题,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社会问题。

    4 参考文献

    [1] 刘朝晖.“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5):1-3

    [2] 林秉贤.社会心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326.

    [3]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5(9):50-55.

    [4] 杜鹏.来京人口的就业、保障与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05,29(4):53-61.

    【作者简介】 唐贵忠(1963- ),男,重庆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与人口学。

    【作者单位】 1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人口学教研室,400016;

    2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3 重庆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01级学生。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