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7年第9期
编号:11536162
师范生异性交往中烦恼行为感受的归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1日 阎晓军 陈艳芳
第1页

    参见附件(17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异性交往过程中 感受烦恼行为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判断标准,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365名师范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师范生异性交往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对社会烦恼行为的感受性高于男生; 同时在2项行为类型上存在年级差异,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感受性高;被试的归因倾 向分为个人尺度、周围他人尺度、性别意识尺度、社会和公共尺度、规则和规范尺度,其中 判定人群分布最多的是个人标准,而社会和公共尺度以及他人尺度相对较少。结论应加强师范生异性交往的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

    【关键词】 应激,心理学;信息交流;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 17(2007)09-0838-02

    近年来校园中直接或间接的困扰体验不胜枚举,例如课堂上手机的鸣叫、校园内旁若无 人拥抱的恋人等,这些行为虽然谈不上违法,但是它们的确使人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甚至由此产生行为人和受困扰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基于校园的安定和和谐的追求,需 要防范和杜绝这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本研究中烦恼行为的概念借鉴日本心理学的定义,即行为者因为首先考虑到满足自己的需求 ,虽然没有主观上的动机但客观上造成了他人的一种不愉快情感体验的行为[1-4]。大学生异性交 往中的烦恼行为特指男女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感受到的烦恼行为。笔者探讨师范大学生在异 性交往过程中对社会烦恼行为的认知和归因,并比较男女大学生在此问题上的差异,为营造 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石家庄某师范学院的大一、大二年级学生中随机选取365人为 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19.5岁,其中男生106人,占被试总数的29.5%;女生259人,占被试 总数的70.5%。

    1.2 问卷编制 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随机抽取164名大学生,要求他们 回忆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对方的哪些具体行为可能只是为了自身的方便、出于无意,但客观 上引发了自己的反感。共搜集到211条具体行为条目,将相似的内容进行合并,剔除不合要 求的部分行为后,分析整理出103条具体行为组成一份问卷。

    再从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文学院、法政学院和物理学院抽取2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初测 ,将结果输入SPSS 12.0,通过因素分析,筛选出6种因子,根据各因子所包含的内容将其分 别命名为“轻浮”、“行为没有预期”、“公共场合不良仪表和举止”、“自大”、“交流 时个人为主”和“公共场合不良个人习惯”,6个因子的Alpha系数分别为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