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754185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心理病理学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4.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481-04

    【关键词】 青春期,早熟;精神卫生;病理学;青少年保健服务

    作为一个重要的发育里程碑,青春发动期(puberty)因其几乎同时出现的生物、社会和心理等方面一系列快速变化而显得尤为特殊。随着身体的成熟,个体必须适应社会准则要求的提高和社会期望的增加。这期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对立违抗心理和行为,还包括个性和自我认同的重塑。Petersen和Taylor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提出,青春发动时相的异常(提前或推迟)可能造成青春期甚至成年早期情感及行为问题[1]。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相关的不良结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理与躯体健康、性行为、社会与学业适应方面,其中心理(精神)病理学症状与行为因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而备受重视。

    1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外化行为

    1.1 攻击行为 攻击和违法等外化心理病理症状(externalizing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或称之为外化行为,在小学高年级至中学时期(11~14岁),无论男童还是女童,均有所升高,16岁时达到高峰。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是外化性行为的危险因素[2-4],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攻击和犯罪行为升高显著相关。早熟的个体外表更显成熟,行为举止更接近成年人,可能被周围的同伴和成年人区别对待,因此开始尝试年长青少年群体所谓的特定行为。由此可见,早熟破坏了青少年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