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754200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6期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研究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研究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研究

     【摘要】 目的 探明汉语阅读障碍(RD)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视觉即时加工特点,为相关理论的完善和针对性矫治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眼动仪,分别记录19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对3幅风景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数据,分析关于注视和眼跳相应的7项眼动指标。结果 3幅图画的结果比较,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眼跳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图2的首次注视时间最长,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最短;图3的首次注视时间最短,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最长。RD组儿童的平均眼跳幅度(F=6.27,P=0.02)和眼跳距离(F=5.62,P=0.02)明显短于正常儿童。结论 图画材料本身特点会显著影响儿童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汉语RD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存在眼跳幅度小和眼跳距离短的特点。

    【关键词】 阅读障碍;视力试验;对比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B 842.5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488-03
, http://www.100md.com
    阅读障碍(reading disorder,简称RD)是一种儿童期较常见的认知行为问题,也是儿童学习障碍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但其认知加工机制仍不很清楚,且存在很多争议。其中有2个争议是本次研究所关注的:一是汉语RD儿童是否存在视觉认知加工缺陷;二是RD儿童文章阅读时异常的眼动模式是阅读困难的结果还是原因。专家认为,要解决该争议,一个可行办法是研究2组儿童在简单的非阅读任务中眼动模式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两者不存在差异,则可认为阅读时出现的眼动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否则不能排除异常眼动是原因的结论[1]。图画是一种非言语材料,图画和文字是以不同的、相互独立的路径进行处理的,图画可直接表意,对图画的知觉主要是利用视觉策略,不涉及言语编码[2]。因此,本研究拟以风景图画为靶标,探讨RD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模式是否存在缺陷,为解决上述争议及针对性矫治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依据ICD-10诊断标准,结合发育史、发病史、临床观察、作业调查、家长、教师评定和智力评定等,由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诊断19例RD儿童,其中男17例,女2例;年龄为(9.54±1.41)岁。入组儿童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学习经历正常,但有语文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差,如考试成绩经常不及格,排名往往在班上后5%以内,或因学习困难留级。(2)家长、教师评定、作业调查与临床检查有阅读和书写困难表现,如阅读速度慢、逐字阅读、读错音声调、形似音异字辨别困难、漏读、漏行、书写困难、错别字多等,并伴有拼音学习困难等。(3)智力测验IQ≥70。(4)检查无明显的视觉和听觉障碍。(5)直接询问病史和临床观察排除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除通过临床观察和询问病史外,还做了Conners教师量表和家长量表来排除)及其他的神经精神疾病。
, http://www.100md.com
    以年龄、年级、性别、家庭基本情况为匹配条件,选择正常儿童19名为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2组在年龄、年级、性别、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

    试验前对2组儿童均作了《学习障碍筛查量表》( PRS)、Conners教师量表和家长量表、中国修订版韦氏智力测验(C-WISC)等的测试,并由家长填写了《儿童阅读与书写能力家长问卷》[3]。

    1.2 方法

    1.2.1 仪器与测试方法 采用加拿大SR Research Ltd生产的Eyelink II High-Speed Eye Tracker眼动仪,视屏为21英寸液晶显示器,设计的图画靶标依次呈现于屏幕上。分析的眼动指标包括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眼跳距离。首次注视时间指第一次固定在靶标上的时间,不管注视这个靶标是1次还是多次。平均注视时间指所有注视点平均花费的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可反映受试对目标的关注程度。平均眼跳幅度指眼跳越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平均眼跳幅度越大,表明眼跳距离越大,所花费的时间也越多,获取信息的时间则越少。眼跳距离指2个注视点之间的间隔长度(以视角表示),是反映知觉广度(perceptual span,读者在注视期间进行加工的字符数)的一个重要指标;眼跳距离越大,说明被试1次注视所获得的信息量越大。试验开始时,视屏平均照度200.00 lx,被试双目距视屏70 cm,头部固定平视,系统测试前需练习2~5 min。主试固定一人,严格按试验程序和指导语进行,完成预备试验,确信被试掌握试验要求后,正式开始测试。靶标显示即刻,眼动仪开始记录。
, 百拇医药
    1.2.2 靶标材料与设计 本研究是2(组别)×3(材料)的二因素混合设计,其中组别(正常儿童、RD儿童)是组间因素,材料(主题突出、一般、不突出)是组内因素。自选3幅彩色图片,根据主题进行定义并划分类型,其中主题突出型为:主题为1只狗,约占画面1/2,背景相对简单;主题一般型:主题为泰姬陵,约占画面1/3,背景较复杂;主题不突出型:主题为小屋,占画面不足1/6,背景相对突出。对每幅图片,要求被试自由观看,没有任务要求。每幅图画呈现60 s后自动消失。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眼动仪自身具备分析软件,自动记录数据。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重复测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组儿童首次注视时间的比较 结果表明,材料的主效应显著(F=25.10,P<0.01),图2的平均注视时间最长,其次为图1,最短的是图3。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0.64,P=0.43),组别与材料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21,P=0.75)。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2组儿童平均注视时间比较 表2显示,2组儿童对图1的平均注视时间最长,图2最短,图3居中。结果表明,材料变量主效应显著(F=3.46,P=0.04),而组别变量的主效应不显著(F=1.22,P=0.28),材料与组别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16,P=0.84)。

    2.3 2组儿童平均眼跳幅度的比较 表3显示,材料的主效应显著(F=6.17,P=0.01),图3的眼跳幅度最大,其次为图1,最短的为图2。组别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7,P=0.02),RD儿童的眼跳幅度显著小于正常组儿童,组别与材料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1.60,P=0.21)。

    2.4 2组儿童眼跳距离的比较 结果表明,材料的主效应显著(F=11.21,P<0.01),图3的眼跳幅度最长,其次为图1,最短的为图2。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5.62,P=0.02),RD组儿童的眼跳距离明显小于正常组儿童,组别与材料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00,P=0.99)。见表4。

    3 讨论

    3.1 不同材料对儿童视觉即时加工能力的影响 相关研究指出,图画的要义在第1次注视时就能被提取,其余对图画的注视用来注意细节[4]。本研究发现,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眼跳距离,3幅图画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图2的首次注视时间最长,平均注视时间最短,平均眼跳幅度最短,眼跳距离最短;而图3的首次注视时间最短,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最长。说明图2的视觉即时性加工最复杂,图3的加工最简单。分析3幅图画,认为图2中有意义的细节信息较多较复杂,可形成多个知觉整体;而图3主题不突出,主题和背景融为一体,有意义的细节信息较少,易形成单一的知觉整体;图1介于两者之间。这说明图画中有意义的细节越多,视觉加工就越复杂。, http://www.100md.com(李秀红 静 进 邹小兵 黄 旭 王庆雄 陈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