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754120
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对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6期
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对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影响
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对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影响
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对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影响

     【摘要】 目的 分析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对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影响,为控制体重、增强身体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以1 587名19~22岁汉族大学生的身高、体重为基础资料,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成人BMI分类标准,将大学生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体重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和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分析3组大学生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的差异。结果 收缩压水平表现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正常组>低体重组,随BMI增长而梯次上升的趋势明显。多项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表现为:体重正常组>低体重组>超重肥胖组。1985-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正常体重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超重、肥胖的比例逐步上升。结论 BMI过高对大学生血压水平和运动素质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血压;运动活动;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44.1 R 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00-03

    BMI(Body mass index)是反映营养状况和身体充实度的理想指标,在评价营养状况及筛查超重、肥胖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分别制定了成人和青少年BMI分类标准[2],用于超重和肥胖的筛查。笔者对大学生BMI与血压水平及运动素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山东省大学生1985-2005年BMI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当今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形态学原因,为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中的1 587名19~22岁汉族大学生(非体育、艺术类)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15名,女生772名。

    依据山东省1985、1995和2005年大学生体质调研资料,分析大学生BMI分布的变化趋势。样本均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1985和1995年的样本量分别为2 325人和1 600人。

    1.2 方法

    1.2.1 分组 计算个体的BMI(体重kg/身高m2),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成人BMI分类标准进行分组: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18.5≤BMI<24 kg/m2为体重正常,24≤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比较各组大学生的血压水平及速度(50 m跑)、耐力(男1 000 m跑,女800 m跑)、爆发力(立定跳远)、肌力(男引体向上,女1 min仰卧起坐)、柔韧性(坐位体前屈)等运动素质。将个体的5项运动素质分别对照同性别的均值、标准差,转化为Z值(Z=(x-x)/s),参照有关体质综合评价方法[3],将Z值按下列公式转化为体质分(T),作量化分析。T =70±10×Z(70为基础分,10为系数)。其中速度和耐力2项指标是以时间来计算的,时间越短,素质越好,故用减法(T =70-10×Z)。

    1.2.2 高血压筛查 按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年颁布的标准筛查高血压[4](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

    1.2.3 统计分析 资料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BMI分布现状 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的BMI分布为:低体重占14.37%(228/1 587),其中男生占10.55%(86/815),女生占18.39%(142/772),女生显著高于男生(χ2=19.82,P<0.01);体重正常占74.42%(1 181/1 587),其中男生占75.58%(616/815),女生占73.19%(565/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P>0.05);超重占9.58%(152/1 587),其中男生占11.53%(94/815),女生占7.51%(58/77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7.40,P<0.01);肥胖占1.64%(26/1 587),其中男生占2.33%(19/815),女生占0.91%(7/772),男生显著高于女生(χ2=4.99,P<0.05)。由于肥胖人数较少,在分组比较时将超重和肥胖合并。

    2.2 不同BMI组血压水平比较 见表1。收缩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超重肥胖组>体重正常组>低体重组,随BMI增长而梯次上升趋势明显。男生舒张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女生舒张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检出率也表现出随BMI增长而上升的趋势,低体重组、体重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男生的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2.79%,13.31%和25.66%(χ2=11.804,P<0.01),女生分别为0.70%,1.59%和7.69%(χ2=12.784,P<0.01)。

    2.3 不同BMI组大学生运动素质水平比较 不同BMI组大学生5项运动素质及综合体质分比较见表2,3。男生速度素质(50 m跑)、耐力素质(1 000 m跑)、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力量素质(引体向上)和综合体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体重正常组>低体重组>超重肥胖组。从LSD两两比较来看,差异主要表现在体重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的运动素质显著优于超重肥胖组。女生的组间差异不及男生明显,只有爆发力素质和力量素质(1 min仰卧起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低体重组>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

    2.4 BMI长期变化趋势 1985、1995和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见表4。从BMI均值来看,男生呈不断增长趋势,且不同年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1995年显著高于1985年(P<0.05)。20 a来BMI分布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χ2男=118.06, χ2女=28.31,P值均<0.01),主要表现为正常体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超重肥胖的比例越来越高。2005年BMI分布曲线较1985年明显右移,尤以男生最为明显。

    3 讨论

    随着心血管病患病率的上升和对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策略的重视,关于青少年高血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有研究证明,肥胖是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都会增加导致人体不良健康后果的危险[5-6]。人群BMI的差别对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有显著影响[7-8],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患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和2.9倍[9],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变量的条件下,BMI与SBP和DBP呈显著正相关[10]。笔者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大学生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检出率随BMI的增长而梯次上升,与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因此,将预防心血管病列入高校卫生保健议事日程的同时,应将超重和肥胖大学生作为重点人群。

    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于2007年5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5年山东省大学生运动素质与1985年相比,速度素质(50 m跑)平均下降0.65 s(男)、1.24 s(女),耐力素质(男1 000 m跑,女800 m跑)平均下降43.98 s(男)、42.71 s(女),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平均下降5.63 cm(男)、12.62 cm(女),肌力(男引体向上,女1 min仰卧起坐)平均下降2.63次(男)、5.45次(女)。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不足。2005年与体质检测同时进行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1.87%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不足1 h;只有50%左右的大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近1/3的大学生不喜欢长跑运动,1/4的大学生不喜欢力量练习。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没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怕累;不喜欢长跑和力量练习的原因主要是怕累和枯燥乏味。因此,应积极改进体育教学,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大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研究显示,超重肥胖组大学生运动素质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而且山东省大学生BMI分布的长期趋势是体重正常者逐步减少,超重肥胖者逐步增多,说明BMI的长期趋势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http://www.100md.com(张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