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肥胖病 > 资料
编号:11751395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关系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08年第12期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关系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的关系,为大学生肥胖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饮食行为调查表,对中山大学南北校区1 072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检验饮食行为与体质量指数和腰围之间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发现,进食辣味食品、快速进食、按价格择食等行为越多者的BMI、腰围趋向于越大。该3种行为多或较多者分别比少或较少者BMI增加3.0%,4.9%和2.4%,腰围增加2.9%,2.9%和2.2%;按口味择食、定时定量进食等行为多或较多者的BMI分别比少或较少者减少4.0%和4.1%,腰围减少2.2%和2.1%。结论 少食辣味食品、减慢进食速度、不按价格择食、按口味择食和定时定量进食有助于大学生预防肥胖。

    【关键词】 饮食习惯;体型;肥胖症;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1.5 R 1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075-03
, 百拇医药
    近年来,超重和肥胖在全世界呈增长流行趋势,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大学生也存在超重和肥胖日趋增长的问题,肥胖发生率为0.21%~4.55%,超重发生率为1.97%~7.72%[1-3],此结果虽然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表现出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饮食行为无疑是肥胖最重要的可干预因素之一[4]。本研究旨在探讨饮食行为对大学生肥胖的影响,为大学生肥胖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方法,从中山大学南北校区一~四年级的学生中抽取中医学院医学专业学生791人,护理学院学生209人,非医学专业148人。共发出调查问卷1 272份,回收问卷1 159份,有效问卷1 072份,问卷的有效应答率为84.3%,其中男生505人,女生567人;平均年龄为(20.65±1.76)岁。

    1.2 方法 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由调查对象完成问卷,调查前由研究者向调查对象详细讲解调查的目的、各项指标的意义、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调查者当场检查问卷填写情况,对可疑不合格问卷采取现场询问和/或再次讲解后补充填写或修改等方式,以保证问卷调查质量。
, 百拇医药
    1.3 调查内容

    1.3.1 体格检查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标准进行身高、体重、腰围测量,体重用TZ120型电子体重磅测量,精确至0.1 kg;身高、腰围用软尺测量,均精确至0.1 cm。计算体质量指数(BMI):BM)=体重(kg)/[身高(m)]2。

    1.3.2 问卷内容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父母体型、父母教育程度等。饮食行为:菜中的油量、辣味食物、甜味食品、酸味食品、各种咸菜及酱油酱料、吃早餐、体重增加会主动节食、吃夜宵、吃零食、按口味择食、按价格择食、定时定量进食、快速进食、按食物标签成分选择食物等14个变量。各变量根据偏好或行为的多少分为少或较少、一般、多或较多3类。对66名学生间隔1月进行重测信度检验,各变量总符合率为64%,变化1个等级者占26%。

    1.4 资料录入及分析 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问卷由双人独立录入,核对无误后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时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比较体格指标的差异。在控制可疑混杂因素的条件下,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饮食行为分组之间体格指标的差异。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体格检查结果 男、女生平均身高为(1.70±0.06)m和(1.59±0.06)m,平均体重为(60.0±8.3)kg和(49.6±5.8)kg。男生BMI比女生的大1.06 kg/m2,腰围比女生大7.98 cm。父亲教育程度在中专及以上者学生的BMI比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高0.33 kg/m2,父亲或母亲体型为偏胖或胖的学生BMI比父亲或母亲体型为偏瘦或瘦者高0.99 kg/m2。见表1。

    2.2 单因素分析 进食辣味食品、快速进食和按价格择食等行为越多者,其BMI和腰围趋向于越大,按口味择食、定时定量进食、吃零食等行为多或较多者,其BMI和腰围趋向于越小。此外,体重增加会主动节食等行为多或较多者其BMI趋向于偏大,吃夜宵行为多者腰围和BMI倾向于偏低。按食物标签成分选择食物、菜中油量、甜味食品、酸味食品、吃早餐、对各种咸菜及酱油酱料偏好等因素与大学生的BMI和腰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 http://www.100md.com
    2.3 多因素分析 辣味食物、快速进食、按价格择食均为BMI和腰围的重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该3种行为多或较多者分别比少或较少者BMI大2.97%,4.94%和2.36%,腰围大2.94%,2.86%和2.22%。定时定量进食、按口味择食和吃夜宵3种行为与BMI呈负相关,最高组比最低组分别低4.08%,4.02%和3.20%。吃零食对BMI无显著影响,但与腰围呈负相关。体重增加时会主动节食者的BMI和腰围均较高。

    3 讨论

    进食辣味食品多引起BMI和腰围增大,可能是由于进食辣味食品可以刺激味觉,激发食欲,从而增加食量。研究发现,进食速度快是增加BMI和腰围最重要的因素。Morio等[5]的研究发现,快速进食是肥胖的危险因素。因为进食量由下丘脑控制,其在摄食后对下丘脑饱食中枢的负反馈抑制需要一定的时间,进食速度快使得未能充分咀嚼的食物与胃壁之间的空隙较大,难以造成胃的充盈感,不能使人产生饱腹感而产生反馈抑制[6]。本研究发现,体重增加会主动节食行为者BMI反而增加,其原因可能与BMI较大者具有该项行为的需求,而BMI小者不需要刻意节食所致,该行为可能是BMI增加的结果而非原因。按价格择食等行为多或较多者BMI和腰围趋向于偏大,可能与其经济状况好有关。
, 百拇医药
    定时定量进食者BMI和腰围偏低,可能是由于其饮食习惯好,按时定量吃饭,不会摄入过多能量,从而BMI和腰围偏低。按口味进食者引起BMI和腰围偏低,原因为按口味进食者可能相对比较偏食,而大学生在公共食堂用餐,符合口味的食物相对选择较少,导致进食总体偏低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吃零食越多者BMI和腰围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吃零食多,摄入了许多高能量的食物,导致BMI和腰围增加。

    Ochoa等[7]的一项研究发现,进食甜味食品的人发生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是参照组的1.9倍(95%CI:1.3~2.7)。然而,本研究未发现甜味食品、酸味食品与大学生BMI和腰围有联系,也未发现吃早餐与大学生BMI和腰围有联系。Zulling等[8]的研究发现,不吃早餐与节食或减肥行为相关。因此应进行前瞻性研究,确定早餐行为与肥胖的真实关系。

    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大,研究结果较稳定。研究结果控制了性别、父母的体型与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水平等重要混杂因素的影响。但抽样来自同一所高校,有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在调查研究对象目前的饮食行为时,研究因素和结果无明显的时间差,难以确定因果的前后顺序。此外,学生的部分饮食行为甚至可能因肥胖而改变,从而出现因果倒置的现象(如体重增长时主动节食与BMI),相关结果不宜推广。此外,按口味择食虽然有助于降低BMI和腰围,但不利于饮食均衡。
, 百拇医药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孙军玲.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 46(2):194-197.

    [2] 李静. 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5(4):484-486.

    [3] 杨树新. 济南联合大学新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22(1):63-64.

    [4] DUNN CL, HANNAN PJ, JEFFERY RW, et al. The comparative and cumulative effects of a dietary restriction and exercise on weight loss. Int J Obes (Lond), 2006, 30(1):112-121.
, 百拇医药
    [5] MORIO S, SUGIHARA J, OKAMOTO N, et al. Follow-up study of obese pupils and their life styles in the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Nippon Koshu Eisei Zasshi, 1996, 43(3): 238-245.

    [6] 王如文. 肥胖儿童膳食的家庭调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1, 9(2):109-111.

    [7] OCHOA MC, MORENO-ALIAGA MJ, MARTINEZ-GONZALEZ MA, et al. Predictor factors for childhood obesity in a Spanish case-control study. Nutrition, 2007, 23(5):379-384.

    [8] ZULLING K, UBBES VA, PYLE J, et al. Self-reported weight perceptions, dieting behavior, and breakfast eating among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J Sch Health, 2006,76(3):87-92.

    (收稿日期:2008-05-06;修回日期:2008-06-23), 百拇医药(严卫青 刘 静 王翠玲 陈裕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肥胖病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