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2期
编号:11890001
农村中小学生非致死性溺水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郭巧芝 徐浩锋 宋秀玲 聂少萍 马文军 许燕君 许晓君 张玉润
第1页

    参见附件(2303KB,4页)。

     【摘要】 目的 探索广东农村中小学生非致死性溺水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农村溺水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纸币抽样法,抽取广东省连平县13个镇中的8个镇17所中小学,对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全体学生共7 432名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2006年6月6日至2007年6月6日期间曾发生过非致死性溺水的所有病例共805名;再利用便利抽样方法,在筛查出的病例中选取368名进行最近一次溺水发生情况的个案问卷调查,并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对有效例数进行非致死性溺水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在病例组中,男生占67.69%,学生非致死性溺水主要发生于夏季,以下午和中午最常见,常发生在河流/池塘开放性水域,其次为游泳池。溺水发生前的活动主要为游泳、跳水/潜水和水上打闹/嬉戏,不小心跌落入水中、游泳技术太差和跳水/潜水是溺水发生的主要原因。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曾去非游泳区游泳相比,在无大人陪护下偶尔(OR=3.05,95%CI:1.74~5.36)或经常(OR=3.58,95%CI:1.98~6.50)到非游泳区游泳、与不曾在野外池塘/河流等水边或水中玩耍相比经常在开放性水域玩耍(OR=2.26,95%CI:1.12~4.54)、与不会游泳相比游泳技术较差(OR=4.33,95%CI:2.23~8.40)或技术一般(OR=2.00,95%CI:1.13~3.42)可增加学生发生非致死性溺水的风险;与参加水上活动不穿救生衣相比平时不参加水上活动(OR=0.35,95%CI:0.18~0.69)可降低学生溺水的危险。结论 农村学生非致死性溺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多元性,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学生溺水的发生。

    【关键词】 溺水;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学生;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81.2 R 6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200-04

    溺水是严重危害人群尤其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0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显示,在26个发达国家中,伤害是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而溺水又是伤害中仅次于交通事故的第2位死因[1]。全球溺水死亡过半数发生于15岁以下儿童,且绝大多数发生于发展中国家[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03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