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56789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中国学校卫生》 2010年第6期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现状 共检出PMS女大学生384人,占总人数的45.4%,其中32.9%的为轻度症状,11.7%为中度,0.8%为重度。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焦虑、易激动及抑郁是较突出的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见表1。

    2.2 不同群体女大学生PMS阳性率比较 城市女大学生PMS阳性率为44.0%(140/318),农村女大学生阳性率为46.3%(244/5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P=0.52)。大一女生PMS阳性率为45.8%(154/336),大二女生为41.0%(137/334),大三女生为53.1%(93/175),不同年级女大学生PM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P=0.03)。文科女大学生PMS阳性率为45.7%(340/744),理科女大学生为43.6%(44/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3,P=0.686)。汉族女大学生PMS阳性率为44.1%(329/746),其他民族为55.6%(55/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5,P=0.032)。月经规律的女大学生PMS阳性率为27.3%,月经不规律的女大学生为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3,P<0.01)。
, http://www.100md.com
    2.3 PMS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有PMS为因变量(无PMS赋值为0,有PMS赋值为1),女大学生基本情况各项为自变量,选择两项式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逐步向前回归分析,α=0.05,β=0.1,选第一组为对照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校适应水平、月经是否规律、生活和学习压力耐受水平进入回归方程,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PMS患病率为45.4%,其中轻度为32.9%,中度为11.7%,重度为0.8%,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4-5]基本一致。重度PMS比例稍低可能与本次研究的高年级女大学生比例较小有关。在PMS的各症状中,以情绪异常最为常见,其中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躯体不适症状及易激动、焦虑、抑郁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与Tabassum等[4]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提示PMS是明显的心身相关疾病,须高度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PMS病因学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剔除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校适应水平、月经是否规律、生活和学习压力耐受水平是影响PMS患病的因素。适应学校生活、压力耐受能力强、月经规律、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大学生PMS患病率较低,因为这一部分女大学生往往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情绪稳定,心理缓冲空间大,不容易陷入不良的生活、学习体验中,心身健康水平较高。年龄作为影响PMS显著性因素进入多因素分析方程,与相关研究结果[6]不一致。究其原因,很可能与选择样本的结构有关,有待进行深入研究。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研究中的城、乡以及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女大学生PMS患病率并无差别,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女大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比较固定,PMS发病与否很可能更多地与个体因素相关。由于本次研究调查的女大学生中理科生比例较低,有待在以后研究中改进。

    鉴于经前期综合征在青春期女大学生中发生的普遍性,且其影响因素存在广泛性,疾病防治机构、学校、家庭、社区等各方均应予以高度重视。各方应密切协作,分工负责,采取如下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或减轻其症状,提高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1)学校要为在校女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创造有利于女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宽松环境,发展其多方面兴趣,减轻其学习和生活压力。(2)女大学生在家庭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亲密的家庭氛围、物质和经济的支持仍然是影响女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家庭应一如既往地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予以足够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减轻或消除其顾虑。(3)专业机构和医疗卫生部门尤其是学校卫生机构应加强调查研究,监测女大学生健康问题,根据其健康需要及监测中发现的健康问题,适时调整服务项目,应考虑设立PMS专科门诊,加强PMS发病机理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4)社区和相关社会团体应主动关心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着手建立有利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条件和时间所限,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肥胖、物质滥用等可控性因素并未完全考虑在内,这些方面是有价值的研究领域[7-8],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陈淑涛.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下的经前期综合征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8):2012-2014.

    [2] QUARANTA S,BUSCAGLIA MA,MERONI MG,et al.Pilot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modified-release magnesium 250mg tablet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Clin Drug Investig, 2007,27(1):51-58.

, 百拇医药     [3] JOHN B.The premenstrual syndrome:a reapparaisal of the concept and the evidence.Psychol Med,1993,24:1-27.

    [4] TABASSUM S,AFRIDI B,AMAN Z,et al.Premenstrual syndrome:frequency and severity in young college girls.J Pak Med Assoc,2005,55(12):546-549.

    [5] 谢卫.上海市卫生学校女生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健康教育效果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813-814.

    [6] JOHNSON SR.The epidemiology and social impact of premenstrual symptoms.Clin Obstet Gynecol,1987,30(2):367-376.
, http://www.100md.com
    [7] MASHO SW,ADERA T,SOUTH-PAUL J.Obesity as a risk factor for premenstrual syndrome.Psychosom Obstet Gynecol, 2005,26(1):33-39.

    [8] DEUSTER P,ADERA T,SOUTH-PAUL J.Biological,social,and behavior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menstrual syndrome.Arch Fam Med,1999,8(2):122-128.

    (收稿日期:2009-12-04;修回日期:2010-02-21), http://www.100md.com(张增智,宋玲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