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学校卫生》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953214
北京市不同类型学校教师控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3)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曹远,刘秀荣 ,李玉青 ,韩梅
第1页

    参见附件(2049KB,3页)。

     学校开展过预防学生吸烟的课外活动8.970.262.5**10.068.868.6**9.269.168.0**58.3

    注:**P<0.05。

    3 讨论

    青少年是控烟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有研究表明,推迟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时间可以大大降低吸烟率[3]。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控烟教育对于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控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不仅直接影响到学校控烟工作的落实和开展,还会通过影响学生的知识和态度,进而对其吸烟行为的形成产生影响。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不全面。85%~95%的人知晓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而只有50%~65%知道吸烟能导致骨质疏松、男性性功能障碍、急性牙龈坏死或溃烂等。在知信行理论模型中,知识是树立健康观、产生健康行为的基础。较高的知识水平不一定导致良好的健康行为,但健康行为的养成却离不开正确的认知。因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有利于其控烟意识的提高、控烟行为的形成。

    在被调查者中,认识到“教师应为不吸烟的榜样”的比例在95%以上,而认为“教师应主动指导学生拒绝吸烟或戒烟”的比例稍低,约为85%。总体上,被调查教师对学校控烟工作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但不同教育阶段教师的控烟态度存在明显差异,大学教师的态度最为消极。

    本调查中,男、女教师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40.9%和0.2%,其中中小学男、女教师的现在吸烟率为38.1%和0,低于钱玲等[4]在我国6城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调查的结果(4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