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学(新健康)》 > 201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964573
夏天防暑更要防湿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日 《家庭医学·下半月》2016年第6期
     夏天是一个温暖、热情的季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然而夏天因为时令暑湿较重,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那么应该如何认识夏季的暑湿夹杂,并做好养生保健呢?

    夏季暑湿到底是什么

    暑为夏季主气,当暑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出现其气,致使机体不能适应而发生疾病时,就成为致病因素——暑淫;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地,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常与饮食不当、消化功能减弱有关。

    “暑”和“湿”属于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即“六气”。若六气发生异常,导致机体无法适应而产生疾病,称作“六淫”,而“暑淫”和“湿淫”乃是六淫中的夏令致病邪气,属于外感病因。

    我国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冬冷夏热,冬燥夏湿,气象条件变化幅度大而且特别急剧。气候与健康的关系在我国特别显著,以“暑湿夹杂”来说,就是以气温和湿度为前提,具有明确的季节气候内涵。

    一般人多认为中暑与气温过高密切相关,而忽略湿度的影响。其实,暑和湿是狼狈为奸,共同“作案”。气象医学发现,当气温达到3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又较高时,以汗水蒸发为主的散热降温作用就大大降低,因此常会发生中暑。

    按照中医的理论,每年“长夏”之季为夏秋之交,湿气当令,空气相对湿度较大。空气相对湿度是指空气的潮湿程度。空气湿度越高,所能储藏的水分就越多,试验表明,50%~60%的相对湿度对人体最为适宜,也不容易引起疾病。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需借汗液的蒸发排出热量,若此时空气湿度较高,汗液蒸发速度变慢,人体即有不舒服的感觉。如果高温伴着高湿(例如夏季雷雨来临前),即暑湿较重状态,就非常容易发生中暑。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气较热,人体也不会感到很不适。

    暑湿夹杂还具有人体体液代谢紊乱的内涵。正常人的体液总量和血清水分是夏季增加、冬季减少;血浆渗透压与钠的水平在冬、夏两季之间有显著差别,生理状态下,由于夏季高温,反复出汗,血中的抗利尿激素(ADH)水平自然上升,以增加水的保存量,血浆渗透压被调节到低水平,与冬季相比,尽管血中有足够的水分,也还会感觉口渴、小便不利,让身体摄入水分,以使机体保有较多的水分;但若继续反复出汗、饮水,血浆渗透压调定点下降过低,就表现出呕吐、腹泻、头痛等暑温病的症状。

    夏季暑湿的危害及临床症状有哪些

    暑湿是感受暑湿病邪引起,多发于夏季或夏秋之交,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湿热弥漫,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故暑多夹湿。湿易困脾,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易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若饮食不节、贪凉饮冷,容易损伤脾阳,出现腹痛、腹泻等脾胃病症。暑湿侵入经络,致经脉阻滞、暑闭气机、脏腑功能失调;若长期待在空调房,人体易出现感冒、皮肤干燥、过敏、风湿关节痛、头疼头晕、腰酸背痛、手脚冰冷甚至麻木,以及痛经、月经不调、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另外,如果大汗淋漓时立即进入温度低的空调房,或直接对着风扇使劲吹,则会造成寒邪内侵,因外寒内热,腠理郁闭,加上汗湿变邪,致暑夹寒湿之外感,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恶心、身重如裹、周身不适等症状。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暑湿者,恶寒反热,自汗,关节尽痛,头目昏眩,手足倦怠,不自胜持,此并伤暑湿所致也。”

    根据暑湿病的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发生于夏末秋初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另外还要慎防钩端螺旋体病、夏季热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如何防止夏季暑湿

    夏季暑湿会给人体带来很多不适,下面从五个方面介绍如何防治夏季暑湿。

    起居调养 不要长期熬夜或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注意个人卫生,汗出较多时及时擦干;避免烈日暴晒,预防皮肤病变。

    运动调养 中医认为“动汗可贵”,夏季不出汗则会憋出一身病。炎夏出汗恰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通过汗液可以起到排毒祛湿的作用。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减少正常的排汗,反而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故应根据个人情况,配合适量的运动锻炼,如骑车、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以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在运动时应当避开中午暑热环境,可选择早晨或傍晚较为清爽的时候运动。

    情志调养 应安神定志、舒缓情志,心静自然凉。学会正确对待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保持稳定的心态。减少暴怒、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

    饮食调养 宜食用清热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赤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芹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等。禁忌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狗肉、鹿肉、牛肉、羊肉等温热食品宜少食。力戒烟酒,烟草为辛热秽浊之物,易生热助湿,症见呕恶、咳嗽、吐痰等;酒为熟谷之液,性热而质湿,过量饮酒必助阳热、生痰湿,酿成湿热。

    自我保健 夏季祛除暑湿可用中药藿香煎汁泡脚,藿香有化湿解暑之功。取藿香30~50克放入2000毫升水中,用武火煎煮20~30分钟,煎至1000毫升,取汁后再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过程同时进行足部按摩。每次浸泡20~30分钟,泡后皮肤呈做红色为好,同时可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一般来说,每晚一次足浴即可达到保健目的,洗毕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 (张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