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家庭医学 > 2008年 > 第3期
编号:11645747
有话就说:书要用,但要唯实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家庭医学
     陆深《俨山集》载:明时南京有个医生,给病人开了一副药,关照病人家属说:煎药时要加一块锡。另一位名叫戴元礼的医生听说后,心中怀疑,从未听说过锡呵入药,这是什么秘方?就去请教那位开方医生。那位医生翻开一部宋藏的医书给他看,果然上面是这么刻的。为了弄清真相,戴元礼又查阅了其他医书,原来是把“饧”字误刻成“锡”字。所谓“饧”字即古写的“糖”字。那位看病医生不管锡能否治病,照误录之,令人啼笑皆非。

    还有编书人的失误。上世纪50年代初,孩子得了病毒性肺炎,就医于儿童医院。当时最好的药金霉素都用上了,仍稽热不退,两肺罗音依旧。出于救子心切,询问有无其他办法?答:诸福棠主编的《儿科学》上还载有芥子泥外敷疗法,但临床无效,故无人使用。既然无效,为何要载入教科书?我决定试一试,上街买来芥末面。一嗅。无任何气味。想起芥末调的凉粉,其味呛鼻,能辣出眼泪。肼主见我犹豫之态,笑着说:“水调芥末面如泥状,涂贴碗底。反过来紧扣于炉台上或暖气片上,不使漏气,两小时左右,待其发了酵,呛辣之味就挥发出来了。”回家后如法炮制,将发了酵的呛鼻芥子泥涂纱布上,贴敷孩子胸前。每天一换,三次后,孩子热退病除。再翻阅《儿科学》,赫然在目是:“水调芥末,如泥状,涂纱布,贴胸前。”唯独没有加温发酵这一关键步骤,以至真经被念成谎话。

    蒲剧、秦腔《三滴血》里的晋信书说:“书上记载,焉能有错?”其实,书中错讹委实不少。在汲用书中有益知识同时,还应唯实,方法就是实践。, 百拇医药(倪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