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343193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治疗V型斜视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罗中伶 张立新 朱国平 刘辉昆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治疗无下斜肌功能亢进和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共39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病例均是无下斜肌功能亢进和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并进行随访2月~2年,观察术后眼位和斜视度。结果:通过对39例V型斜视患者的术后效果观察,31例(79.5%)V征消失,6例(15.4%)V征明显改善,2例(5.1%)V征无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和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较轻的V型斜视,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矫正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V型斜视;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32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12-02

    V型斜视是指患者在向下看时集合加大,眼位呈V字型[1];可分为内斜V征和外斜V征。目前V型斜视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为评价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我们观察了近4年来,无下斜肌功能亢进以及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共39名患者,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矫正效果,并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矫正,共39例无下斜肌亢进及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39例V型斜视中V型外斜视23例,V型内斜视16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3~39岁之间,平均年龄(21.3±6.7)岁。术后进行随访2月~2年。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屈光状态、角膜映光检查、三棱镜检查等;眼球运动检查。

    1.2.2评定标准:眼球上转25O及下转25O的水平斜视度之差值≥15Δ作为V型斜视的诊断标准;眼球上转与下转斜视度的差值<15Δ为V征消失,术前与术后V型斜视度之差≥15Δ为V征明显好转。观察双眼同时向左上和右上转动时双眼角膜的相互位置关系判断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为双眼向左或右侧转动时内转眼不出现上转,进一步向该侧上方注视时,内转眼轻度上转, “++”为双眼向左或右侧转动时内转眼出现轻度上转,向该侧上方注视时,内转眼明显上转[2]。

    1.2.3手术方法:采用对称性水平肌手术;对水平斜视度较大者,还同时加强它的直接对抗肌并作垂直移位。23例V 型外斜视:根据水平外斜度及V型斜视情况,行外直肌后徙并向上移位5~10mm,对于水平斜视度较大的病例联合内直肌缩短并向下移位5~10mm ;16例V 型内斜视:根据水平内斜度及V型斜视情况,行内直肌后徙同时向下移位5~10mm,对于水平斜视度较大的病例联合外直肌缩短并向上移位5~10mm[1]。

    2结果

    39例患者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后有31例V征消失,6例V征明显改善,2例V征无明显改善;其中23例V型外斜视患者中有20(86.96%)例V 征消失,3(8.69%)例V征明显改善;16例V型内斜视有11(68.75%)例V征消失,3(18.75%)例V征明显改善,有2(12.50%)例V征无明显改善。

    3讨论

    A-V综合征是常合并水平斜视的一种特殊类型斜视,其发病机制、临床类型比较复杂,相对来说治疗也比较复杂,主要是手术治疗。A-V综合征在斜视病列中的比例,各调查结果各不相同;Urist[3]认为50%的斜视患者合并有A-V征,傅涛[4]调查报道为10.28%;而V型斜视发病率明显高于A型斜视。

    关于本类型斜视的病因,尚无统一的认识,目前有多种学说[5]:解剖学说、神经支配学说、集合和融合功能学说、眼外肌功能学说。V型斜视在临床上主要区分为:下斜肌功能亢进和不伴下斜肌功能亢进两种类型;目前主要手术方式有:下斜肌减弱术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下斜肌减弱术增加了手术眼外肌数量,手术操作步骤相对增加,手术时间延长,手术风险增加,对于伴明显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下斜肌减弱术是一种有效的矫正方法;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操作相对简单,对眼外肌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手术痛苦减轻,可以避免不恰当的斜肌手术造成的不良后果[6,7],适合矫正不伴下斜肌功能亢进和下斜肌亢进程度较轻的V型斜视。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通过上移外直肌止点,当眼球向上转时,外直肌总腱环附着点与巩膜面肌止点的距离缩短,外直肌的外展作用减弱,当眼球下转时,外直肌总腱环附着点与巩膜面肌止点的距离变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7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