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343201
慢性衣原体盆腔炎治疗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董春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衣原体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甲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同时采用中药方法进行调理。乙组采用大环内酯+四环素类药物联合治疗。结果:甲组有效率和衣原体转阴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组治疗对于盆腔炎的治疗效果相比甲组来说要更好。

    【关键词】衣原体盆腔炎;治疗;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23-01

    衣原体盆腔炎是一种由于衣原体入侵女性生殖道及周围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隐藏性高、容易反复发作。这些年来,随着抗感染药的大规模使用,却缺乏标准使用规范,使得耐药菌株数量大量增加,极大提高了对于盆腔炎的治疗难度[1]。我院对于12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治疗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0例盆腔炎患者都是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女性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岁,患病时间4个月至11年。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6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症状 时常伴有轻微腹痛感觉,在进行大强度活动后和月经前后有出现排便量和月经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2)体征 在进行子宫后位检查后,发现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位置有增厚和触痛情况[2]。(3)进行B超附件检查,有附件包块现象。

    1.3 方法: 甲组:当患者月经干净以后。每天采用输液的方式进行滴注,输入药物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克和0.5%甲硝素100毫升,一个疗程周期为7天。在输液的同时采用中药方式进行调理,一个疗程周期为10天,服用3个月经周期。乙组其他治疗步骤同甲组,只是要加服抗衣原体感染药物,剂量为1天1克,连续服用3个月。

    1.4疗效评定标准:(1)完全康复 所有不良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衣原体由阳性转为阴性。(2)明显好转 身体状况得到明显好转,炎症包块面积大幅度缩小,衣原体由阳性转为阴性[3]。(3)完全无效 症状和体征依然存在,无转好迹象,衣原体依然呈阳性。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甲组有效率和衣原体转阴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报告见表1和表2。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例数完全康复明显好转完全无效有效率(%)甲组6032161280乙组603719493.33组别例数衣原体阳性衣原体阴性转阴率(%)甲组60603456.67乙组60605388.33表2两组衣原体感染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从我院临床观察来看,对于女性生殖道侵入的衣原体以沙眼衣原体为主,这是一种只在表皮移动而不进行深层侵入的病原体。患者在犯病初期时并无较为强烈的不良反应,最多患者会时常感到轻微腹痛。但其实衣原体已经入侵人体内部,侵犯人体细胞,在细胞表皮对人体的营养进行摄取,导致细胞结构受到损伤。沙眼衣原体主要寄居位置是人体泌尿生殖道,一旦产生感染后,极易引发阴道炎、子宫炎、宫颈糜烂等疾病[4]。在过去的治疗方法认为衣原体是产生盆腔疾病的主要原因,只重视对于衣原体的控制。但从实际临床治愈情况来看,这种治疗方法没有从根本上对于盆腔炎进行治疗。随着医药事业的进步,研究人员通过不断研究发现降低盆腔炎发病率的关键是对衣原体感染进行控制。使用大环内酯药物主用优点是它能快速在人体内部进行分布,渗透能力较强,是进行盆腔炎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衣原体感染容易出现耐药现象,所以在进行治疗之前,医生必须先进行药敏试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准确合理的治疗方法,已达到提高治愈率的目的。我院为提高盆腔炎的治愈率,对于患者的治疗临床表现进行了认真观察,采用甲、乙两种不同方案对于慢性衣原体盆腔炎进行治疗,甲组只是单纯的对盆腔炎进行治疗,最终治疗结果总的有效率达到80%,衣原体转阴率达到56.67%。而乙组在对盆腔炎进行治疗同时,加用了大环内酯、四环素类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3.33%,衣原体转阴率达到了88.33%。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甲组有效率和衣原体转阴率低于乙组,乙组对于盆腔炎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同时为我国在进行盆腔炎治疗时也提供了新思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9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