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4年第5期
编号:12741723
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第5期
     【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我院73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控制组,控制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3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37例,有效率与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97.30%;控制组分别为94.44%、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020-01

    产后出血是指在孕妇分娩24小时后,阴道的出血量超过500mL[1]。该病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产后出血死亡率最高的[2]。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同时进行科学的健康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我院近年来将健康教育应用到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7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31.9±4.3)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9例,剖宫产14例;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9例,软产道损伤5例,胎盘因素1例,子宫破裂2例;有产前患者26例,无产前检查11例。控制组36例,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33.1±4.5)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10例,剖宫产11例;出血原因:宫缩乏力27例,软产道损伤4例,胎盘因素2例,子宫破裂3例;有产前患者28例,无产前检查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出血原因、生产方式等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诊断标准

    孕妇分娩之后24小时内阴道的出血量>500mL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测量方法:⑴剖宫产分娩产妇:切开患者子宫后,将羊水吸净,以负压瓶集血,对被血污染的纱布和会阴垫进行称重法测量,两者之和即患者产后24小时后的出血量。⑵阴道分娩产妇:在胎儿分娩的时候,以聚血盆接血至产后2小时,以量杯对出血量进行测量,加上被血污染的纱布和会阴垫中的血量,即为患者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

    1.2.2治疗方法

    针对患者的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治疗方法:⑴对因宫缩乏力而导致出血的患者,应使用宫缩剂,催产素10U或米索前列醇600μg。也可以对子宫进行按摩刺激,减少出血量;⑵对因软产道破裂导致出血的患者,应及时准确的缝合修复。如果阴道存在血肿应在清除肿块之后缝合;⑶对因胎盘因素引发出血的患者,应立即取出胎盘,确保胎盘胎膜的完整性,必要时可进行刮宫。

    1.2.3护理方法

    控制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了开展健康教育:

    ⑴心理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患者积极沟通,鼓励患者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与疑惑,给患者提供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帮助患者放松情绪,使得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⑶用药护理:缩宫素是产科临床的常用药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在对患者子宫进行按摩此时的同时,经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缩宫素10U,再将10-30U缩宫素加入500mL的葡萄糖溶液(10%)中进行持续静脉滴注,以维持产妇子宫较好的收缩状态。⑷饮食护理:患者因产后失血过多,体力消耗较大,此时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铁、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饮食应尽可能做到色香味俱全,增加患者食欲,以免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禁止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应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⑸感染预防: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在操作的时候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嘱患者加强饮食,多卧床休息。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勤洗内衣裤,保持会阴干燥清洁。⑹运动指导:患者分娩后应卧床休息,促进体力恢复。在患者的体力恢复较好,生命体征比较平稳时,可以适度下床活动。活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勿操之过急。

    1.3观察指标

    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共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较满意)/小组人数。

    1.4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进行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37例患者治愈37例,有效率为100%,控制组36例患者治愈34例,死亡2例,治疗有效率94.44%,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控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37例患者中满意30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为97.30%,控制组组36例患者中,满意23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率为83.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控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常见病,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容易导致患者死亡[3]。大多数产后出血患者都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进行详细解释,并指导患者家属配合有关医务人员的工作,保证抢救工作有序进行[4]。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还要结合用药指导、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等方面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中,在产后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的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未开展健康教育的控制组,提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君.健康教育应用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2011.13(3):570-571

    [2]李锦笑,周钰静,蒋凤仪.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8):217-218

    [3]冯建珍,李海娥,韩润林.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378-379

    [4]付春芳,刘洪艳,李竹艳.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26):49, http://www.100md.com(邓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