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4年第8期
编号:12745180
血管介入治疗对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观察20例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第8期
     【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0例,流体直径6~20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缓慢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海绵状血管瘤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T复诊病变缩小80%4例,病变缩小50%以上12例,缩小50%~30%3例,缩小30%以下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好,严格掌握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的。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肝动脉超选。

    【中图分类号】R726.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06-02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变,占良性病变的41.6%,传统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随着介入放射学迅速发展,介入治疗是肝海绵状血管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与2002年1月—2013年9月共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20例病人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41—62岁,平均53岁。全部病例均经B超、CT、临床资料确诊。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肿瘤较大者腹部可触及肿块,血查AFP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肝右叶12列,肝左叶6例,左右肝叶同时发现2例,直径6~20cm。共进行治疗42次,其中6例治疗1次,8列治疗2次,4例治疗3次,2例治疗4次。

    2、 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有股动脉;穿刺成功将5F鞘置入股动脉,将4F~5F肝管(或Yashiro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固有动脉。做动脉造影,了解肿瘤大小、形态、血供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再将导管超选如肿瘤的直接供血动脉内,在X线透视监护下经导管将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缓慢推入病变进行栓塞。术毕拔管,局部压迫、包扎、病人送回病房。

    3、 药物选择:栓塞药物,平阳霉素8~24mg、栓塞剂、超液化碘油5—10ml。乳剂配制方法,以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2~10ml溶解平阳霉素8~24mg,按1︰1~1︰3比例,加入到相当量超液化碘油中,经反复抽吸,制成充分乳化的栓塞剂。

    结果

    1、 血管造影表现:本组病例表现为,11例病人供血动脉轻度增粗,例病人供血动脉明显增粗,周围血管受压移位。动脉早期血都显影,表现点状、团装造影剂浓染,环状分布,呈“树挂果征”。血窦长常与注射造影剂1—2S出现染色体,8—10S内显影最清,19S后显影渐渐消失,表现出血管瘤特有“早出晚归”征象。

    2、 临床表现:所有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CT复诊病变缩小80%4例,病变缩小50%以上12例,缩小50%~30%3例,病变缩小30%以下1例。术后1—7天内病人不同程度的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对症治疗均好转,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讨论

    1、 海绵状血管瘤多认为起源于肝内的胚胎性血管错钩牙,由于某种因素作用,引起肿瘤样增生而形成的,组织学上可见由大片相互吻合,大小不一的薄壁窦构成,血流速度缓慢,内膜衬衣单层幼稚血管内皮,管壁缺乏肌层及弹力层,缺乏神经调节,属于肝内门静脉畸形。肝海绵状血管瘤根究异常血窦腔径大小分为三种类型:高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由均一细小异常血管窦钩秤瘤体,CT增强扫描,快速强化;低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由由腔径较大的异常血管窦构成瘤体,CT增强扫描,双期向上常见不到明显强化;中流量肝海绵状血管瘤,由腔径大小不一的异常血管窦构成瘤体,CT增强扫描,出现由瘤体边缘向中心的进行性强化,认真分析CT增强动态扫描,有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介入治疗的选择。本组病变均为肝动脉供血,经肝动脉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有扩张的血窦构成,具有正常血管功能,如仅用碘油栓塞,碘油随时间延长而慢慢走远。因此我们采用平阳霉素加超液化碘油乳剂做栓塞剂,碘油既便于透视下栓塞释放及影像随访,同时作为载体将平阳霉素带入并聚集在肿瘤内,引起瘤腔持久栓塞,达到治愈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本组病例经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根据我们工作中经验和有关临床报告,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3.1严格掌握适应症:一般病变较小,(小于4cm)趋于稳定者不必行介入治疗;病变巨大(大于5cm)并有继续增大趋势者和病变破坏裂引起腹腔出血者或病变位于肝包膜下有出血可能者,可行介入治疗本组病例直径大于6cm。

    3.2介入治疗时,导管尽量超选入靶动脉,避免对正常肝脏组织损坏,导管选择尽量较小,一般多为4F导管,必要时采用SP导管,尽量做到每支供血动脉单独栓塞。

    3.3严格掌握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用量或推进速度,平阳霉素碘油乳剂一般控制在3~10ml,推注速度缓慢,并在透视下监视进行,避免误栓。对较大的病变(10cm以上)分次进行治疗,治疗间隔时间最好3个月以上,碘油总量已10ml为好,这样可尽量减少栓塞后综合征,防治并发症出现。

    3.4仔细分析肝动脉造影,分析病变血管造影征象,观察是否符合海绵状血管瘤血管造影特点,以除外肝癌等其他肝占位病变。CT检查是肝血管瘤价差重要方法之一,增加扫描对诊断具有较强特异性,平扫可做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检查重要方法之一,增加扫描对诊断具有较强特异性,平扫可作为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疗效最简单评价方法,一般2~3月检查一次,观察6~18个月。

    总之,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严格掌握适应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彦豪、曾庆乐、陈勇,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1,59~61。

    [2] 马新明、王敬忠,肝血管瘤选择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0,,896~897。, 百拇医药(牛书明 齐海良 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