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4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720124
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及其对能量转换的调节作用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李开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和对能量转换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安静组、运动诱导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组,分别观察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态4呼吸速度和ATP合成速度。结果:在运动诱导过程中活性氧生成先上升再下降,运动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时活性氧生成明显高于安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峰为运动时120分钟,显著高于运动150分钟时(p<0.05)。线粒体态4呼吸速度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120min时达高峰。ATP合成速度于运动45分钟时增加,然后减少。结论:运动诱导初期,ROS的大量产生可能通过维持适宜跨膜电位来保护线粒体膜,调节能量转换,ATP合成速度下降。随着ROS的不断生成,ROS可能通过质子漏在能量转换和输出间起着精确的类似“开关”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运动诱导;线粒体活性氧生成;能量转换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055-02

    在运动过程中,有氧代谢是基本的机体功能系统,而线粒体则是有氧代谢的加工厂。线粒体在产生ATP的同时也产生内源性ROS。研究表明,在急性运动时,机体细胞耗氧增加使得氧分子在线粒体中的利用和自由基的生成增加[1],ROS的产生也会导致损伤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ROS参与机体多个系统如内分泌、循环、免疫等的生理条件,超氧自由基可能是线粒体内源H+跨细胞膜的载体,调控跨膜电位,形成活性氧循环。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为239-262g,平均体重为(248.8±17.2)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安静组、运动诱导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