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 2015年第3期
编号:12710356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析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气滞型FD机理(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日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第3期
     综上所述,各种内外环境应激因素激活脑-肠神经机制,脑肠轴通过各级相关神经系统调节相关脑肠肽的协调分泌,达到调控胃肠功能。因此,脑肠神经紊乱导致相关脑肠肽的分泌失调与FD病变的发生、演变等密切相关。基于分子生物学观点,脑肠轴调控相关脑肠肽分泌的失调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并非单一因素或某一个递质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递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11]。

    2.浅探穴位贴敷治疗FD机理

    FD的病变演化实际上是脑肠神经机制失调的结果,与中医医理脑为神之府,肝主疏泄,调理情志及气机,脾在志为思,思虑过度易伤脾,而“情志所伤,首伤神”,连及肝而致肝郁气结,横逆犯脾,终致脾虚气滞,运化失司,而生此病,即当胃肠微环境失衡影响脑肠神经机制分泌失调,则导致FD临床病症。因此临床通过中医药穴位贴敷通过中药对特定穴位的敏感性刺激作用以及中药的药理作用达到“通经络,健脾胃,理气血”功效从整体调理胃肠微环境,使其达到“阴平阳秘”并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收效颇佳。

    2.1穴位调治作用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通道中脏腑精气汇聚出入的交汇场所。运用穴位贴敷疗法,激发相应体表腧穴功效,通过穴位归经及经络的传导,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使脏腑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基于穴位归经机理治疗FD病变,临床取穴常根据分经选穴以脾胃经穴及任脉上与胃腑相关的腧穴最为多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