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12期
编号:13178899
心衰慢性病管理的中西医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
     中药治疗慢性心衰,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还具有调压、调脂,保护心脑肾等器官的作用,并能减少西药用量,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特色。其特点和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整体水平上认识心力衰竭时患者的疾病状态,注意心脏病变与其它脏器的关联,治疗时强调直接针对病程中的证候表现,采用补偏救弊、扶正祛邪的多种措施,以恢复机体自身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抗病御邪能力。②中药的多靶点效应:与西药的专一性药理机制相比,中药及其组成方剂的最大特性就是其药理作用的多靶点效应。③未病先防,既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的干预。“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中医药因人养生保健、防病防变,本病的重心应着眼于预防CHF复发,为中医药因人养生保健、防治疾病奠定了基础[43]。

    中医药倡导“治未病”思想,注重保健,未雨绸缪,强调防患于未然,所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可以体现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也涵盖治疗非显性疾病.即注重疾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的干预。就心衰病来说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