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970357
伞形科药用植物早期抽薹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期
     [摘要]早期抽薹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伞形科中药材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早期抽薹不仅降低药材产量,对药材质量亦有较大影响。作者通过产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对伞形科药用植物早期抽薹的概念、发生机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等研究进行综述,其发生机制包括:遗传因素,环境生态因子,内源激素,播期、施肥等生产管理措施等,针对以上发生机制,提出防治措施如下:优选种质,适期播种,合理施肥,外源激素处理,遮、光切断芦头、秋季割叶、合理栽培密度等农艺措施均可降低其抽薹率,并展望了早期抽薹问题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制定道地药材栽培技术规范,筛选早期抽薹激素抑制剂,深入研究早期抽薹作用机制,揭示其早期抽薹基因和关键生态因子。研究春化基因、早期抽薹开花的调控基因等,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早期抽薹造成的中药材减质减产问题

    [关键词]伞形科;早期抽薹;药用植物栽培;综述

    在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一些多年生宿根类药用植物易产生早期抽薹现象,对药材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影响。其中伞形科药用植物中发生早期抽薹现象较为普遍,如白芷、当归、羌活等,是中药材生产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作者重点对白芷主产区(四川遂宁、重庆南川、浙江磐安、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的早期抽薹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针对目前伞形科药用植物在生产上抽薹情况缺乏深入研究的现状,通过文献综述研究、分析并整理了传统和现代控制技伞形科药用植物抽薹技术手段及方法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