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952871
潜在肝毒性中药的成分研究进展(4)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7期
     2.2.1.4 款冬花 款冬花是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是一种常用中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和哮喘[51-52]。对款冬花的成分进行研究发现,款冬花的主要成分为萜类、黄酮、生物碱。其中生物碱中的吡咯里西啶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肝毒性[53]。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按照结构可分为饱和型和不饱和型,其中不饱和型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肝毒性较强[44],为了探究款冬花对小鼠的肝毒性,回连强等[54]用一定浓度的款冬花水煎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并且用一定浓度的款冬花水煎液和款冬花总生物碱与肝切片分别共同培养。结果发现灌胃的小鼠肝脏系数明显增加;而且在肝切片组实验中,水煎液组能够引起ALT漏出率的明显增高,总生物碱组可以引起LDH,ALT甚至GGT漏出率的显著升高。这一实验说明款冬花对肝脏在体内外均显示出一定的肝毒性。对于款冬花引起肝毒性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2.3 含蒽醌类肝毒性的中药

    2.3.1 何首乌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系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何首乌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成分包括蒽醌类、磷脂类、二苯乙烯苷类[55]。何首乌的肝毒性在临床上发生较为普遍,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统计了从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曾服用何首乌而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