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985298
常用蒙药“度格模农”(止泻木子)的本草考证(4)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2期
     6.2 关于“度格模农”名称及品种的变迁 如上所述,最早的“”应是借鉴天竺医学而使用的印度产的止泻木H. antidysenterica的种子。之后,据《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的附图和《蓝琉璃》(藏文本)的记载,出现了“藏产止泻木子”或“果实状如小贝齿”的种类;《晶珠本草》记载了“藤本,数茎丛生”的2类基原植物和种子大、小2种的“”,但其“果荚圆而嘴长”而非“小贝齿”,其中种子小者当是指“藏产止泻木子”中与印度所产不同的种类。蒙医药古籍《必用药剂诸品》(18世纪)[27]首次记载了“度格模农”的蒙文名“特莫恩胡呼”(汉译名“雀舌”),之后《哲对宁诺尔》(19世纪)[28]则以“特莫恩胡呼”为正名(汉译名“地梢瓜”),但均未记载其形态(蒙译本《蓝琉璃》[16]中虽以“特莫恩胡呼”为正名,并记载了其形态,但系20世纪后叶的译本,当系参照上述蒙医药古籍记载对藏文本的修订)。《蒙药正典》(19世纪中叶)[9]的附图中注有“”、“特莫恩胡呼”的蒙文名和汉文名“客瓜子”,应系指地梢瓜。19世纪末,藏医大师钦饶罗布先生所著《神奇金穗》[4]中记载了另一种“”,即“”,《中华本草·藏药卷》言“为西藏产杜模牛(止泻木子)的代用品”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