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985310
试论“气血神”相关理论及冠心静胶囊的组方内涵(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2期
     现代医学表明,冠心病属于一种心身疾病,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精神因素与躯体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1]。按中医学的理论,冠心病伴有精神症状,相当于胸痹伴有神志的改变,是指在机体胸痹发生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导致精神、情感、认知、意识等神志活动障碍,归属于因疾病而表现出异常的神志变化,在其后期的发展中,神志异常又加重了疾病的进程。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神与志都是脏腑功能的产物,神志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气血乃由脏腑所化生,脏腑功能又受气血阴阳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心生血”,《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在心气的推动下,血行脉中,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绪等神志活动维持正常。心气虚主要表现其主血脉的功能低下,日久变发为心血瘀。胸痹多表现为本虚标实,有气滞血瘀、痰瘀互阻等标实之象,又常合并心之气血阴阳的不足。多数学者认为胸痹虽然病情复杂,表现不一,均以心脾气虚、痰瘀阻络证为基本病机。《灵枢》云:“心藏脉,脉舍神。”脑为髓海,元神之府,也是气血汇集之处。《灵枢》又指出:“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气血的运行变化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表现出来。气的运行变化正常,则脏腑功能活动旺盛,化生血液并运血行;气的运行变化异常,则脏腑难以发挥正常功能,不能化生血液和运血行。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的固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