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046474
动物类中药质量控制的生物评价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12期
动物类中药质量控制的生物评价研究,3动物药的生物评价研究
     2 动物药质量控制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动物药质量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模式。

    2.1 找成分,测成分

    现行动物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模式大部分是依据指标性成分定性检测与定量测定而制定的,但这些指标性成分大多是为了检测而检测,其不一定是专属性成分,也不一定是有效成分;即使既是专属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其谱效关系、量效关系、毒效关系目前尚不清楚。以胶类药材为例,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龟甲胶、阿胶和鹿角胶3种药材均以L-羟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 L-脯氨酸这4种氨基酸作为质控成分。虽同为胶类药材,均有滋阴补血之效,但龟甲胶偏于养阴清虚热,阿胶偏于滋补阴血,鹿角胶则偏于温阳补肾。由此可见,这4种氨基酸专属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解释胶类药材各自功效的特点。又如冬虫夏草以腺苷为检测指标。冬虫夏草的常见混淆品和伪品中腺苷含量虽然略低于冬虫夏草的腺苷含量,可是均高于药典标准[6]。如果仅以腺苷含量为依据,这几种药材皆可以等同于冬虫夏草入药,可这显然有悖于实际应用。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如液质联用技术,使可检测的成分越来越多,检测指标也由单一成分转向多指标同步测定。例如除了腺苷以外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