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新医学》 > 20091
编号:13781673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干预(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中国新医学》 20091
     [中图分类号]R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71(2009)—01—028—02

    [摘要]自我控制的差异是由父母早期教育造成的,自我控制形成的关键期是学龄初期。自我控制与许多不良行为有关,可妇过对儿童不良的自我控制进行干预训练,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效的。

    [关键词]儿童;自我控制;不良行为;干预

    1 自我控制的内涵及其形成

    儿童的自我控制是指儿童按照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对自我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施加管理和控制,使自我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符合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自我控制是个体抑制和调节自身冲动的能力,也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是童年早期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儿童的自我控制是儿童自我系统发展所实现的一个重要功能。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个体从幼稚、依赖走向成熟、独立的重要标志。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人形成良好的个性极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儿童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在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适应社会、独立学习、主动获取新知识,具有创造性,灵活机智,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监控调节能力,以成为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极为重要。研究表明,幼儿期的自我控制对成年后的自我控制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 百拇医药
    低自我控制与很多不良行为有关,缺少自我控制的儿童,倾向于做事冲动,不能长远的坚持同一个目标,不理性,目光短浅,上学后就会出现逃学、成绩不良、学业期望低等很多不良行为,并且出现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不好,身体经常会出现各种疾病;缺乏控制的成年人职业成就期望低,具有反社会行为、吸烟、酗酒、开快车,朋友很少而且朋友也大都具有类似的不良行为。

    关于自我控制形成的年龄问题虽然经过实证研究的观点有所差异,但是都集中于学龄初期。Gottfredson和Hirsichi认为儿童自我控制形成的关键期是8~10岁以前,MichaelG.Turnera和Alex R.Piquero认为儿童自我控制形成的关键期是0~6.89岁,Logue和Chavarro(1992)认为儿童自我控制的转折期是6岁,0~6岁是儿童自我控制形成的关键期。国内的许多研究都已经证实6~7岁之前是自我控制形成的关键期。

    2 儿童良好的自我控制形成的必要条件
, 百拇医药
    1990年,Gottfredson和Himichi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不良行为理论,认为一切不良行为的根源都是低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相对稳定的时间在儿童8~10的时候,举例说明A和B在10岁时候的自我控制的差异与他们在20岁时候的差异、30岁时候差异是一样的,虽然A和B的自我控制都有随着年龄和社会化都有所增长,但是一个人的不良行为的潜力在一生中是不变的,生活事件本身不能用来解释不良行为。形成不良好的自我控制仅需下列四个条件之一:①父母在婴儿期没有很好的照顾儿童,尤其是在幼儿期对儿童的需要不能及时的满足,无法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例如当出生的婴儿的啼哭,可能是因为儿童饿了或者是儿童想和妈妈接触,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妈妈不予以理睬,无法确定儿童哭是因为什么,任由其哭下去的话,那么形成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的可能就在儿童最小的时候被阻碍了。②即使父母很好的照顾了儿童,但对儿童的行为没有进行足够的监控,也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控制。在这个时期,良好的自我控制建立在父母对儿童很好照顾的基础上。在父母对年幼儿童的要求及时满足的前提下,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监控。比如当儿童出现了不好的行为要进行制止,但是不用伴随言语说明,因为这个时候儿童还无法理解词语的含义。③如果以上两个条件父母都满足了,对儿童的行为进行了及时的照顾和监控,但是父母没有区分儿童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就是没有指出他们的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比如儿童做错了事,父母就要用言语对其说明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要告诉儿童应该怎么样去做,这是良好自我控制形成的第三个条件。④前面三个条件的父母都做到了,但是如果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不予以惩罚,则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仍然是很低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儿童的成长中没有惩罚,则儿童的社会化的发展是无效的。有研究证实,只奖励好的行为,而不惩罚不好的行为,对自我控制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惩罚绝对不是单纯的体罚,研究表明对儿童进行体罚是无效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结果。惩罚要依据儿童自身的气质和性格特征,并不是对所有的儿童都要进行严厉的惩罚,才能形成良好的效果,而且惩罚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要在儿童言语发展之后进行。对于那些易焦虑和害怕的儿童来讲,轻微的心理惩戒较适合他们,能使他们产生适度的焦虑水平,有效的处理自己行为和父母社会化信息,发展内部归因促进自我控制的发展;对于不易害怕的儿童来讲,使用稍微强制的手段能高度唤起焦虑水平和服从,但是过高的惩罚也会阻碍自我控制内化的进程。总之,对任何气质和性格类型的儿童,在母子之间建立起相互的亲密合作的安全型依恋关系,是最利于他们自我控制的内化。
, http://www.100md.com
    3 儿童不良自我控制的干预措施

    如果前面的四个条件有一个没有满足都会阻碍儿童的自我控制的发展,但是是否自我控制在学龄初期形成就一尘不变了呢?对此,Gottfredson和Hirsichi提出了一个“机会窗口”的概念,如果增加个体的社会化练习,就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并已经得到了实验的证实,社会化训练可以增长个体的自我控制。可以对儿童按照如下的方案进行训练:①在训练的早期阶段主要是感觉运动任务的训练,儿童在规定的界限内描线或给图形着色,在随后的训练期间,要求儿童遵循有顺序的指导,复制某些设计(如折纸汽车等),将图片排列成有意义的序列,解决诸如瑞文矩阵之类的概念性任务。对每一瑗任务,训练者都先予以正确的自我言语示范,而后逐渐消减,与此同时,儿童予以模仿和自我强化,不断增强言语的内隐性。这种训练方案主要用于:多动儿童的破坏行为、侵犯儿童的侵犯行为、捣乱的学前儿童、幼儿园和低年级儿童的欺骗行为、以及正常儿童的类似行为等。②在一系列的社会推理练习中训练儿童,发展其因果思维,鼓励他们在同伙伴发生冲突的情境里产生多种可用的问题策略和预见特定解决方式的结果。总的讲就是应用因果思维于社会情景中。为了促进儿童生成和自觉的使用这些技巧,在训练中,又成人提供认知表率,推进儿童的外部言语指导逐渐到内隐水平,并督促其独立运用这些技巧以及将它们迁移到其他情景。如,儿童对成人榜样行为的模仿,然后将模仿的行为应用到类似的情境中去。这种训练方案主要用于: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处境不利、地位低下的儿童。③调节型自我控制,主要利用自我指导和自我想象以及放松等,如,利用自我监督来抵制儿童的分心,可采用想象的方法来指导或训练, http://www.100md.com(江 诚)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