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直肠、肛管疾病 > 肛瘘
编号:13781443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肛瘘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中国新医学》 20097
     [摘要]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肛瘘术后对切口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30例外口距离肛缘大于4厘米以上的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以及马蹄型肛瘘患者,行小切口手术后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术后加强对封闭负压引流的管理,落实专科护理措施。结果30例肛瘘术后患者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每5-7天更换引流装置1次,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4.5天。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肛瘘术后切口,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防止大便污染切口的优点,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本方法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肛瘘;切口;护理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简称VA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创面治疗新技术,由德国外科医生Fleischmann首创,并在其后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VAC疗法对慢性、亚急性和急性伤口的治疗均效果显著。目前,VAC已被广泛应用于感染创面和慢性创面,如压疮,糖尿病性溃疡等几乎所有种类创面的临床治疗,但将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治疗肛瘘手术后切口的研究暂未见报道。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大而深,创面渗液多,换药时患者疼痛剧烈,术后引流不畅,大便造成切口污染,导致切口愈合时间长,复发率高。为了探求肛瘘的最佳治疗方法,我科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将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肛瘘的治疗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8~66岁,平均45岁;其中高位单纯性肛瘘9例,高位复杂性肛瘘17例,马蹄型肛瘘4例。30例患者肛瘘外口距离肛缘均大于4cm。均采用肛瘘小切口手术治疗加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1.2 vAc材料 ①泡沫敷料:采用康乐宝公司所生产的康惠尔伤口护理产品,为一种白色泡沫型合成敷料,无刺激性,抗张力强,有良好的可塑性、透水性及生物相溶性;②贴膜:为美国3M公司生产的3M透明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防水,对皮肤无刺激性,并能防止细菌入侵;③引流管:采用塑料吸痰管,从其远端向近端剪侧孔,每孔间距5mm,侧孔直径不超过5mm,相邻的孔不要在管的同一纵轴方向;④负压瓶:采用广东省康丽医疗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负压瓶,其瓶体弹性好,携带方便,产生负压值为0-12kPa,挤压瓶体即可产生负压,通过挤压瓶体的力度和次数来调节负压值的大小,瓶体透明,瓶外有清晰的刻度标志。
, http://www.100md.com
    1.3治疗方法 ①手术以小切口进入,完全切除肛瘘瘘管、支管、死腔及腐烂组织后,有明确内口者将内口切除后缝合关闭。②视创面深度、大小和形态修剪好引流管侧孔和敷料,用无菌剪刀于泡沫敷料内戳出1—3条环形隧道,将带侧孔的一端引流管插入泡沫敷料隧道内;③将带有引流管的泡沫敷料填人创面,确保材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死腔,创面较大,需用多块材料者,材料与材料相互连接处用丝线间断缝合,使其连成一体,便于封闭;④将未包裹的引流管裸端从距创缘3~4cm正常组织戳孔引出或直接从创口引出;⑤封闭创面:用75%酒精清洗刨面周围皮肤,去除油脂和污物,再用干纱布擦干,用3M透明薄膜粘贴封闭整个创面至创面边缘约3~4cm。密封是引流的关键,特别是引流管处。⑥连接负压:将引流管接负压瓶,挤压负压瓶,以敷料收缩变硬,有液体引流出为度。

    2结果

    30例患者应用VAC后,全部上皮化愈合,切口再上皮化和肉芽组织生长的速度明显快于以往常规换药的患者。全部患者行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时间5—10天,平均7天;切口愈合时间12-21天,平均14.5天。
, http://www.100md.com
    3护理

    3.1做好宣教工作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治疗肛瘘的新方法,护士有必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常识和护理要点,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此种治疗方法,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为有效治疗和切口的顺利愈合创造条件。

    3.2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2天内进食半流饮食,术后第3天开始进食清淡普食,避免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水,适当进食新鲜水果。

    3.3排便护理 术后48小时内尽量避免排大便,排便时勿久蹲或过于用力,如大便干硬,可适当服用润肠药或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需用纸巾遮盖贴膜表面,减少污染,排便后用拧干毛巾轻轻擦干净贴膜表面和肛门。

    3.4封闭负压引流的管理 负压观察指标可根据创面上粘贴薄膜的形状和瓶体的形状进行判断:若粘贴薄膜凹陷并紧贴创面内医用泡沫上,引流瓶体呈扁形,则说明创面内为负压;如果粘贴薄膜凹陷并紧贴创面内医用泡沫,而引流瓶体恢复原型,则说明负压不够,需再挤压瓶体以产生足够的负压;如果粘贴薄膜不凹陷,没有紧贴创面内医用泡沫,则需怀疑粘贴薄膜是否松脱或破损,这时可通过挤压瓶体来验证;如果粘贴薄膜已松脱或者破损,则需重新换药,更换负压引流材料;更换负压瓶时应先夹闭引流管,待连接引流瓶挤压至扁形后再松钳。
, 百拇医药
    3.5创面的护理 观察创面情况,记录每日负压吸引液的量、颜色和粘稠度以及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包括颜色、分泌物、创面大小);保持创面周围皮肤清洁与干燥,防止粘贴薄膜松脱。

    4讨论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不同于传统负压引流方法,是在负压基础上密封创面,引流管被医用泡沫敷料包裹而不与创面组织直接接触,因而具有以下特点:①负压作用均匀、广泛、有效;②渗出物由医用泡沫过滤,不易堵塞;③创面封闭可阻挡外来细菌;④创面的湿润环境可减轻患者痛苦并利于创面愈合。基于以上作用机制,所以可以增加局部血流,消除局部水肿,减少创面渗液积聚,抑制创面细菌生长,促进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生长。由于负压的作用,降低了组织间压力,同时使伤口周围的氧张力下降,刺激修复的启动信号,有利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促使机体分泌纤溶蛋白激活物及其它酶的释放,达到自溶性清创的目的。裘华德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了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方法。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无需经常更换敷料,既避免了因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我科因地制宜进行取材,应用自行设计的负压引流装置治疗肛瘘,此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但是本引流装置尚不能精确调节引流瓶的负压值,有待于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百拇医药(王冬梅 李晓兰 杨 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直肠、肛管疾病 > 肛瘘